[发明专利]一种物体自动上色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5006.0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9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跃;沈震;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C64/112 | 分类号: | B29C64/112;B29C64/386;B29C64/393;B41J2/21;B22F3/115;B33Y5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7 | 代理人: | 徐艳艳 |
地址: | 2661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体 自动 上色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体自动上色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固定装置、CNC五轴联动装置,喷头、颜料盒与控制系统,其中,固定装置包括一可移动杆,所述可移动杆前端设置橡胶方块,后端与一导轨滑动连接,用于固定模型;所述CNC五轴联动装置设置五个自由度,通过连接杆与喷头连接,用于精确控制喷头的运动,对物体进行上色;所述颜料盒装载CMYK颜料,并通过输料管分别连接到喷头处。本发明的自动上色装置及方法装置适用广泛,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在单色3D打印物体外表面自动涂上设定好的图案颜色,对于雕刻物体或其他一些物体,同样适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打印成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物体自动上色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3D)打印技术是加式制造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树脂、蜡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是一种集成化的先进制造技术。
在三维打印技术中,其中一个较难的过程是对物体进行自动上色。自动上色技术是对一个物体外表面进行喷色,使物体外表面呈现特定的图案的技术。传统的上色技术包括传统手动上色技术和传统自动上色技术。
传统手动上色技术是人工在物体表面彩绘,彩绘图案比较简单,且速度慢,精度不高,多个相同物体上色时,上色图案的一致性会很差。
传统自动上色技术是基于一般的机床控制,喷头只有3个自由度,一般仅适合表面凸出的物体,对于凹陷且弯曲的表面并不适合,特别像3D打印的表面复杂的物体不适合。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自动上色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体自动上色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物体自动上色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固定装置、CNC五轴联动装置,喷头、颜料盒与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可移动杆,所述可移动杆前端设置橡胶方块,后端与一导轨滑动连接,用于固定模型;所述CNC五轴联动装置设置五个自由度,通过连接杆与喷头连接,用于精确控制喷头的运动,对物体进行上色;所述颜料盒装载CMYK颜料,并通过输料管分别连接到喷头处。
进一步地,所述颜料盒包括4个单元,分别用于装CMYK四种颜料,即青色、洋红色、黄色、黑色,所述四种颜料通过输料管分别连接至4个喷头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平台设置坐标原点,用于对待上色物体进行定位。
作为其中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装置设置6个,按顺序标号为1-6,其中1,3,5设为A组,2,4,6设为B组。
一种物体自动上色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对模型数据进行预处理;
第二步:将待上色物体严格按照3D数据模型的摆放位置进行放置,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
第三步:调节A组固定装置的可移动杆和可滑动装置,则可将待上色物体固定在工作平台上;
第四步:A组固定装置一起沿Z轴固定导轨上升,固定并等待上色;
第五步:控制系统精确控制CNC五轴联动装置的移动,并控制喷头的喷墨;
第六步:B组固定装置对待上色物体进行固定,A组固定装置松开,并归位;喷头再次上色,直到完毕;
第七步:固定装置将待上色物体平稳放置到工作平台中心,固定装置、喷头归位;进一步地,第一步中,对模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根据3D模型数据,与图像颜色信息,获取模型表面每个位置上的颜色CMYK信息,将路径和颜色信息分区,划分成四个互不叠加,但包含所有外表面的区域,并将路径与颜色信息,上传至上色装置的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5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