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黄变组合物和树脂组合物和金属-树脂复合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和电子产品外壳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0275.8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6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雄;陈小芳;代小康;周维;宫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1/02 | 分类号: | C08L81/02;C08L71/12;C08L67/02;C08L23/08;C08L23/26;C08K13/02;C08K3/32;C08K5/523;C08K5/372;C08K7/14;B32B15/08;B32B27/06;B32B2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婉婉;金迪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黄变 组合 树脂 金属 复合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电子产品 外壳 | ||
1.一种抗黄变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蓝色染料和至少一种紫 色染料,相对于100重量份蓝色染料,所述紫色染料的含量为1-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黄变组合物,其中,所述紫色染料为2,9- 二甲基喹吖啶酮和/或磷酸钴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黄变组合物,其中,所述蓝色染料为 选自群青、酞菁蓝和铝酸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黄变组合物,其中,所述紫色染料为2,9- 二甲基喹吖啶酮,且所述蓝色染料为铝酸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抗黄变组合物,其中,相对于 100重量份蓝色染料,所述紫色染料的含量为1.5-4.5重量份,优选为2-4重 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抗黄变组合物,其中,该抗黄 变组合物还含有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季戊四醇酯,所述含磷化合 物选自磷酸盐,相对于100重量份蓝色染料,所述季戊四醇酯的含量为50-500 重量份;相对于100重量份季戊四醇酯,所述含磷化合物的含量为100-1600 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黄变组合物,其中,所述磷酸盐为式I所 示的化合物,
MxHyPO4(式I)
式I中,M为碱金属原子或者碱土金属原子,x为1-3的整数,y为0-2 的整数,且x+y=3;
优选地,所述磷酸盐为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三钠中的一种或 两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抗黄变组合物,其中,所述季戊四醇酯 选自季戊四醇酯型抗氧剂;
优选地,所述季戊四醇酯为四-[β-十二烷基硫代丙酸]季戊四醇和/或双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黄变组合物,其中,所述季戊四醇酯为含 硫季戊四醇酯型抗氧剂。
10.一种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含有主体树脂和抗黄变剂,其特征 在于,所述抗黄变剂为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抗黄变组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主 体树脂,所述抗黄变剂的含量为0.1-5重量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树脂组合物 还含有至少一种结合力增强树脂,所述结合力增强树脂的起始熔融温度不高 于所述主体树脂的结晶温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结合力增强树脂 的起始熔融温度比所述主体树脂的结晶温度低10-20℃。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结合力增强 树脂为含有含马来酸酐基团的结构单元的聚烯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结合力增强树脂 中,含马来酸酐基团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5-2重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 100重量份主体树脂,所述结合力增强树脂的含量为1-5重量份。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树 脂组合物还含有纤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主 体树脂,所述纤维的含量为10-60重量份。
19.根据权利要求10-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该树脂 组合物还含有至少一种改性树脂,所述改性树脂的熔点比所述主体树脂的玻 璃化转变温度高3-24℃,优选高10-20℃。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改性树脂为含有 含环氧基团的结构单元的聚烯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02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质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尼龙6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