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R70S-6热轧盘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08793.X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8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建;郑家良;龙国荣;李正嵩;李鸿荣;高长益;江金东;吴华;李全熙;毛锐;刘立德;刘欣;张东升;王晓萍;赵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1C7/06;C21D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3028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r70s 热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ER70S-6热轧盘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气体保护焊丝发展速度较快,其用量越来越大,因此气体保护焊丝用盘条的市场需求量迅速增大。ER70S-6热轧盘条是用于拉拔焊丝的原料,ER70S-6焊丝是国外的气体保护焊丝品种,该焊丝在焊接时具有较好的电弧稳定性和较高的焊缝性能,其成分严格按美国焊接协会AWSA5.18《气体保护焊碳钢焊丝规程》标准控制,相当于GB/T8110—1995(CO2气体保护焊用钢焊丝》的ER50-6牌号和GB/T3429—1994《焊接用钢盘条》的H11Mn2SiA牌号以及JISZ3312-1993《低碳钢及高强度钢熔化极实芯焊丝》的YGW12牌号。
在ER70S-6盘条的生产中,国外采用较先进的轧制和控冷工艺,使盘条具有较好的拉拔性能,在焊丝加工过程中可省去退火工艺,减少了制造成本。基于此,大多数焊丝制造厂家要将Ф5.5mm ER70S-6盘条经过多道次拉拔成为多种规格(如Ф1.0mm和Ф1.2mm)的焊丝,而期间的冷加工变形量大,并且未采用中间退火工艺,这就要求盘条冷变形能力强。
并且,ER70S-6焊丝钢盘条标准中化学成分范围较大,不经过严格优化控制,其综合性能很难满足用户使用要求。而某些熔点低、高温下易挥发的残余元素和夹杂物会严重影响焊丝焊接操作、焊缝质量及美观程度,并且这些元素均没有被纳入标准优化控制中,进而使得按照标准制作的焊丝用盘条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为此有研究者对焊丝盘条作出了研究,如专利号为200810048226.3号《拉拔用优质高碳钢热轧盘条的生产方法》、200910088148.4号《一种微合金化SWRH87B热轧盘条及其制造方法》、201020202199.3号《一种Φ5.5mm帘线钢热轧盘条生产装置》和201210331239.8号《一种含Nb微合金化高碳钢热轧盘条及制造方法》等;但是,由于现有技术在本领域的研究较为局限性,进而导致获得的焊丝盘条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依然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尤其是对ER70S-6焊丝钢盘条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ER70S-6热轧盘条及其制备方法,能够使获得的盘条的质量和性能均得到优化,进而增强盘条的韧性,提高盘条焊接的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ER70S-6热轧盘条,其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为C 0.06-0.10%、Si 0.8-0.98%、Mn 1.40-1.63%、P≤0.020%、S≤0.015%、O 0.0005-0.0010%、N 0.002-0.004%,余量为Fe。
所述的内控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为C 0.06-0.07%、Si 0.80-0.85%、Mn 1.40-1.43%、P≤0.010%、S≤0.011%、O 0.00058-0.0010%、N 0.002-0.003%,余量为Fe。
所述的ER70S-6热轧盘条,其原料包含有铁水、废钢和石灰,并且铁水的成分为Si 0.30~0.80%、Mn 0.30~0.80%、P≤0.120%、S≤0.050%、Cr≤0.20%、Ni≤0.10%、Cu≤0.15%、As≤0.020%,铁水的温度≥1250℃;石灰的成分为CaO>90%、SiO2≤1.5%、S<0.15%、活性度>310ml。
该ER70S-6热轧盘条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步骤中的钢水采用无碳覆盖剂进行覆盖,具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转炉冶炼:将上述原料装入转炉中,并按照常规的冶炼方法进行原料的冶炼处理,再采用高拉补吹法控制冶炼终点,具体的是在高拉补吹法第一次拉碳时,将碳含量控制在0.10~0.15%,并在高拉终点时将碳含量控制≤0.05%,待钢水温度达到1680-1700℃时,出钢,并确保出钢时,钢水P≤0.015%、S≤0.035%,等样出钢,在出钢前钢包温度≥900℃,在出钢时,采用机械投放挡渣锥挡渣出钢,并控制钢包的渣层厚度≤50mm,在出钢过程中,按照钢水量和合金的收得率投入硅锰合金,投入的硅锰合金使得后续成品钢水中的Mn/Si比为1.8-2.0,不足的硅用硅铁补齐,待加入完后,再向每炉钢水(90-95t)中加入150kg硅铝钡进行钢水最终脱氧处理,并同时向其中加入合成渣,合成渣的加入量为每炉钢300kg,待出钢完后,再在钢包渣面上按照每炉加铝粒20kg,并控制钢包钢水温度为1580-16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8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