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莓枝黄酮及其提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99344.9 申请日: 2014-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4351777A 公开(公告)日: 2015-02-18
发明(设计)人: 苏宁;徐歌;郑洪艳;霍彤;杨丽;刘娟;赵丹;王昌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
主分类号: A23L1/29 分类号: A23L1/29;A61K36/45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012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蓝莓 黄酮 及其 提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食品领域,涉及一种蓝莓枝黄酮及其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Semen Trigonellae)意为蓝色的浆果之意,别称:蓝梅,笃斯,笃柿,嘟嗜,都柿,甸果,笃斯越桔,属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果树,呈灌木,果实为浆果。从蓝莓的果实和叶片中分离出多种有效成分,其中果实提取物包括花色素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糖类、胶质等;叶片中提取物包括槲皮素类黄酮、儿茶素类黄酮、单宁、菇类、有机酸等。研究显示蓝莓富含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压力、抗氧化、抗发炎、抗血管新生以及杀菌作用,可改善或防治癌症、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神经退化、肥胖、骨质疏松等慢性病,具有相当大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对于蓝莓的研究,目前大多限于对其果实营养成分、药用成分的测定,而对蓝莓枝的应用和研究少有报道。蓝莓枝也含有相当量的黄酮,但在实际生产中一般被当做废物弃掉造成大量浪费。目前,对于黄酮的提取方法一般提取效率不高,步骤繁琐,不适合大生产要求。闪式提取法被视为最有效,最便利、最环保的提取方法。其提取过程是由破壁和提取组合而成的,原理是高速电机带动内刀高速旋转,内外刀之间产生强大的剪切作用,同时外刀腔内产生强大负压,形成真空直流,连续的对组织进行破碎,使一次提取只需数秒至数十秒间即可将有效成分快速转移到溶剂内,提取效率是传统方法的百倍以上。与常规提取方法相比,不但避免了不耐热成分的破坏,且收率高、操作简便、绿色环保,显著调高了有效成分的转移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莓枝黄酮及其提取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蓝莓提取物,其活性成分为蓝莓枝的乙醇提取物。

上述蓝莓提取物具体为蓝莓枝黄酮。

所述蓝莓枝的乙醇提取物为将粉碎后的蓝莓枝与乙醇的水溶液混合进行闪式提取,离心收集上清液而得。

所述粉碎步骤中,所用筛孔的目数为50~100目;

所述乙醇的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40%~80%,具体为50%;

所述粉碎后的蓝莓枝与乙醇的水溶液的用量比为1g:20mL-60mL。

所述闪式提取步骤中,闪式提取器的电压为30v-110v,具体为60v;提取时间为30s~150s,具体为120s;

所述离心步骤中,转速为3000r/min~8000r/min;离心半径为5cm-15cm,具体为13.5cm;

离心时间为5min~20min,具体为15min。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蓝莓提取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蓝莓枝粉碎后与乙醇的水溶液混合后进行闪式提取,离心收集上清液而得。

上述方法的粉碎步骤中,所用筛孔的目数为50~100目;

所述乙醇的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40%~80%,具体为70%;

所述粉碎后的蓝莓枝与乙醇的水溶液的用量比为1g:20mL-60mL;

所述闪式提取步骤中,闪式提取器的电压为30v~110v,提取时间为30s~150s,具体为30s、60s、90s、120s、150s;

所述离心步骤中,转速为3000r/min~8000r/min;离心半径为5cm-15cm;

离心时间为5min~20min,具体为15min。

本发明提供的蓝莓枝黄酮闪式提取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蓝莓枝黄酮在不同料液比下的提取率图。

图2为蓝莓枝黄酮在不同乙醇浓度下的提取率图。

图3为蓝莓枝黄酮在不同闪式提取时间下的提取率图。

图4为蓝莓枝黄酮在不同闪式电压下的提取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所述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原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获得。下述实施例中对蓝莓枝黄酮提取物中,黄酮的含量均参照Ch.P-2005一部附录中黄酮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实施例1、闪式提取蓝莓枝黄酮

1)将烘干的蓝莓枝粉碎,过50目筛;

2)按照步骤1)所得粉碎后的蓝莓枝与乙醇的水溶液的用量比为1g:60mL,称取10g经1)处理的蓝莓枝置于烧杯,加入600mL质量百分浓度为50%的乙醇水溶液。

3)设置闪式提取器,打开开关,将刀头升起;

4)将蓝莓枝溶液放置在操作台上,降下刀头;刀头降置液面内距离烧杯底1cm,(刀头不能与烧杯底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9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