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鲜调味料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4122.1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6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玉 |
主分类号: | A23L1/221 | 分类号: | A23L1/2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609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味料 及其 制造 工艺 | ||
1.一种增鲜调味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为天然银鱼与扇贝,经分检去杂、漂洗沥干处理后,提取该两者的重量比为1 ∶ 1 ~ 5 ∶ 1,再加1 ~ 5 倍重量的水进行打浆;然后,经过保鲜防腐、生物酶解、脱腥脱臭、提纯浓缩工序后而得到粉末状增鲜调味料,其所含成分的重量百分比是:水分为0 ~ 12% ;氯化钠为0 ~ 3% ;全氮为8 ~ 94% ;氨基酸态氮为6 ~92%。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增鲜调味料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操作步骤:首先,进行原料处理工序:①天然银鱼、扇贝的初步处理:先对天然银鱼、扇贝进行分检去杂,并经漂洗沥干后,提取天然银鱼与扇贝的重量比为1 ∶ 1 ~ 5 ∶ 1,再加1 ~ 5 倍重量的水进行打浆;②保鲜防腐处理:在上述浆液中加入重量为其0.05%~ 0.1%杀菌剂进行保鲜防腐,且经保鲜防腐处理后该杀菌剂无残留;其次,进行生物酶解工序:①自溶处理:将经保鲜防腐处理的上述浆液在其pH 值为7.0 ~ 8.0、温度为0 ~ 4℃的条件下进行自溶24 ~ 48 小时;或者,将经保鲜防腐处理的上述浆液在其pH 值为7.0 ~ 8.0、在常温的条件下进行自溶6 ~ 8 小时;②外源酶处理:将自溶处理后的上述浆液在其pH 值为6.0 ~ 7.0、温度为50±2℃、氯化钠浓度为0.5±0.2%的条件下,再加入木瓜蛋白酶、复合酶和风味酶进行酶解8 小时;然后在温度为55±2℃的条件下,再进行酶解8 小时;最后在温度为60±2℃条件下,再次进行酶解8 小时;再次,进行脱腥脱臭工序:采用糊精和活性炭处理:对经酶解后的上述水解液先进行高速离心分离,再加入上述水解液重量的0.2 ~ 1% β- 环状糊精进行煮沸4 ~ 8 分钟,后加入0.05 ~ 0.5% (W/V) 活性炭进行吸附而实现脱腥脱臭,然后,将脱腥脱臭后的水解液进行过滤;或者,采用糊精和酵母粉处理:对经酶解后的上述水解液先进行高速离心分离,然后再加入上述水解液重量的0.8 ~ 2% β- 环状糊精进行煮沸2 ~ 6 分钟,后加入上述水解液重量的0.2 ~ 0.8%酵母粉于35 ~ 45℃进行加热而实现脱腥脱臭,然后将脱腥脱臭后水解液进行过滤;最后,进行提纯浓缩工序:①浓缩处理:将过滤后的上述液体放置于真空浓缩设备中进行真空浓缩而成为固形物;②喷雾干燥处理:将浓缩后的固形物放入喷雾干燥设备进行
干燥,最终制得粉末状增鲜调味料。
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增鲜调味料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将自溶处理后的上述浆液在其pH 值为6.0 ~ 7.0、温度为50±2℃、氯化钠浓度为0.5±0.2%的条件下,再加入上述银鱼与扇贝提取重量的1‰的酶活1×104u/g 的木瓜蛋白酶、上述银鱼与扇贝提取重量的1‰的酶活1.2×104u/g 的复合酶和上述银鱼与扇贝提取重量的2‰的酶活1.2×104u/g的风味酶进行酶解8 小时;然后在温度为55±2℃的条件下,再进行酶解8 小时;最后在温度为60±2℃条件下,再次进行酶解8 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玉,未经张家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41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