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64286.6 | 申请日: | 2014-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8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莉;王爽;邱晶;刘晓东;黄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9/00;C22C32/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 地址: | 215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具有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机械、物理性能,而这些性能是用传统的熔铸方法无法获得的。运用粉末冶金技术可以直接制成多孔、半致密或全致密材料和制品,如含油轴承、齿轮、凸轮、导杆、刀具等,是一种少无切削工艺。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现有技术的铜基复合材料由于各种组分的添加,容易使基体变形,导致基体不稳定,降低其力学性能。
铜基复合材料的是由纤维等增强材料与铜粉等2种或2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通过各种工艺手段组合而成。它与纤维增强塑料(FRP)、纤维增强金属(FRM)、金属-塑料层叠材料等相当,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刚度好的特点,这些复合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上应用很盛行。但是现有技术的铜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一般,使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较强,力学性能良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铜基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粒度≤83μm、纯度≥99.4%的钼粉4~8%、粒度≤85μm、纯度≥99.8%的石墨粉7~9%、粒度≤45μm、纯度≥98.8%的硼化钛5~9%、粒度≤60μm、纯度≥99.2%的氧化银4~12%、粒度≤100μm、纯度≥99.6%的氧化锡5~8%、粒度为0.02~5μm、纯度≥99.8%的碳酸钙6~7%、其余为粒度≤70μm、纯度≥99.3%的铜粉。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铜基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钼粉6%、石墨粉8%、硼化钛7%、氧化银8%、氧化锡6%、碳酸钙6.5%、其余为铜粉。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碳酸钙为微细碳酸钙粉,粒径为0.1μm~1μm。
上述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钼粉、石墨粉、硼化钛、氧化银、氧化锡、碳酸钙粉、铜粉混匀后烘干,烘干温度为155~165℃,烘干时间1~2h;
(2)过GB6003规定的200目筛;
(3)在600~70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
(4)烧结,烧结温度为600~700℃,烧结压力为2~3MPa,保温时间为30~40min。
(5)降温冷却至15~30℃。
步骤(4)升温速率为80~90℃/min。
步骤(5)降温速率为1.5℃/min。
原理:碳酸钙的加入限制了基体的变形,导致基体处于很高的应力状态,宏观上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拉伸强度为269~276MPa,屈服强度为178~180MPa,弹性模量为86~89GPa,说明碳酸钙的加入明显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但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铜基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粒度≤83μm、纯度≥99.4%的钼粉6%、粒度≤85μm、纯度≥99.8%的石墨粉8%、粒度≤45μm、纯度≥98.8%的硼化钛7%、粒度≤60μm、纯度≥99.2%的氧化银8%、粒度≤100μm、纯度≥99.6%的氧化锡6%、粒度为0.02~5μm、纯度≥99.8%的碳酸钙6.5%、其余为粒度≤70μm、纯度≥99.3%的铜粉。
碳酸钙为微细碳酸钙粉,粒径为0.1μm~1μm。
上述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钼粉、石墨粉、硼化钛、氧化银、氧化锡、碳酸钙粉、铜粉混匀后烘干,烘干温度为155~165℃,烘干时间1~2h;
(2)过GB6003规定的200目筛;
(3)在600~70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
(4)烧结,烧结温度为600~700℃,烧结压力为2~3MPa,保温时间为30~40min。
(5)降温冷却至15~30℃。
步骤(4)升温速率为80~90℃/min。
步骤(5)降温速率为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4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润滑油
- 下一篇:同步检测五种猪病毒的液相基因芯片的核酸及其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