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栅偏振片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4865.2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7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颖祎;武延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振 及其 制作方法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栅偏振片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作为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因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以及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性能显示领域当中。
TFT-LCD如图1a所示,由阵列基板10和彩膜基板11构成。在阵列基板10和彩膜基板11之间设置有液晶层12。此外,在彩膜基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偏振片13,在阵列基板10和背光模组14之间设置有第二偏振片15。其中,第一偏振片13与第二偏振片15的光轴垂直。当在液晶层12上未施加电场时,背光模组14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偏光片15入射至液晶层12,液晶分子经入射光的行进方向进行旋转,使其从第一偏光片13射出。当在液晶层上施加电场时,液晶层12中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向发生变化,使得入射光无法穿透。从而可以对光线强弱进行控制,并在彩膜基板11的滤光作用,实现彩色图像显示。
现有技术中,上述偏振片(第一偏振片13和第二偏振片14)可以采用聚乙烯醇(PVA)薄膜构成。会将自然光中的一个偏振分量透过,而两外一个偏振分量被偏振片吸收。这样一来,将造成光线的大量损失,使得光线的利用率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线栅偏振片20,如图1b所示。当光线入射至所述线栅偏振片20时,在金属表面自由电子的振荡作用下,将与线栅平行振动的电场矢量分量的光线几乎全部反射,而将垂直于线栅的电场矢量分量的光线几乎全部透过。此外,被线栅偏振片20反射的光线能够再次利用。因此光线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然而,现有技术中,在制作上述线栅偏振片20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金属靶材以形成金属薄膜层,并且还需采用精度较高的刻蚀工艺形成线栅偏振片20的图案。因此,其制作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栅偏振片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能够解决线栅偏振片制作过程中,工艺复杂、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线栅偏振片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衬底基板的表面涂覆聚合单体与金属粒子的混合物;
对对应预设位置处的所述混合物进行固化处理;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形成由间隔设置的凸起构成的线栅图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线栅偏振片,包括:
衬底基板;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表面间隔设置的凸起;
其中,所述凸起由掺杂有金属粒子的树脂材料构成。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线栅偏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栅偏振片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线栅偏振片的制作方法包括:首先,在衬底基板的表面涂覆聚合单体与金属粒子的混合物。然后,对对应预设位置的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固化处理。从而使得预设位置处的聚合单体固化。最后,在衬底基板的表面形成由间隔设置的凸起构成的线栅图案。具体的,可以在衬底基板上,将对应预设位置处固化后的混合物保留,其它位置的物质去除,从而能够在衬底基板的表面形成由间隔设置的凸起构成的线栅图案。其中,每个凸起由固化后的聚合单体和包裹于其中的金属粒子构成。因此,一方面,由于聚合单体为一般采用树脂材料相对于金属靶材而言,成本较低;另一方面,由上述间隔设置的凸起中具有金属粒子,因此可以利用金属粒子中自由电子的振荡特性,对入射光进行起偏,从而能够形成具有反射特性的线栅偏振片。又一方面,在制作上述线栅偏振片的过程中,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没有采用金属沉积以及刻蚀工艺,因此制作工艺简单,金属材料消耗率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线栅偏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栅偏振片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线栅偏振片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48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