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GR废气导流管及EGR阀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3873.0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5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浩杰;张应兵;欧阳彩云;王强;刘俊;王英杰;穆芳影;叶志伟;陈友祥;惠昭晨;邹凯;张亚洲;王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gr 废气 导流 塑料 歧管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EGR废气导流管及EGR阀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EGR技术(Exhaust Gas Recycling,排气再循环)为汽车发动机广泛采用的技术,通过将一部分废气引入塑料进气歧管,与新鲜空气充分混合后再分配给各缸燃烧,通过降低燃烧速度来降低燃烧温度,进而减少了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动机的油耗,提高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由于废气为高温气体而使得EGR管或EGR阀温度较高。目前出于轻量化目的发动机广泛采用塑料进气歧管。
EGR阀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结构的现有技术一如图1所示,路径A为新鲜空气进入塑料进气歧管1的路径,路径B为废气经进气管3进入EGR阀2后进入塑料进气歧管1的路径,EGR阀2与塑料进气歧管1直接接触或采用不具备隔热作用的钢垫片4作为密封件连接,这会造成塑料进气歧管1在虚线圈中的位置产生软化而导致密封不严;如果在EGR阀2与塑料进气歧管1之间采用具有隔热作用的垫片4作为密封件密封,由于该种垫片硬度、强度比较低,装配时垫片压缩量不易控制,造成垫片与塑料进气歧管的接触面压不够或者垫片压溃的缺陷,而且在发动机工作时很容易由于发动机的振动而导致垫片失效。
EGR阀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结构的现有技术二如图2所示,EGR废气导流管5的法兰连接EGR阀,在塑料进气歧管8连接EGR废气导流管5的接入口处设置有一连接凸台,在该凸台上有连接螺栓孔。在EGR废气导流管5与塑料进气歧管8的连接部位之间设置有隔热套管7,隔热套管7为不锈钢管,隔热套管7安装在塑料进气歧管8的安装凸台接入口中并通过固定片6固定在塑料进气歧管8的安装凸台上,EGR废气导流管5的接入头插入隔热套管7内,两者通过隔热套管3进行连接并相互隔开,此时隔热套管3兼具隔热件和密封件的作用。此结构虽然解决了塑料进气歧管的废气进入位置的受热软化问题,隔热套管3在安装时仍然面临因固定片6的安装位置不合适导致密封面积不够,或者因固定片6压装过紧导致压溃的问题,也不能解决因固定片6不能限定隔热套管3的压缩量的造成的发动机工作时隔热套管3的振动失效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解决密封、受热及密封件失效问题的EGR废气导流管及EGR阀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EGR废气导流管,包括法兰及安装在法兰上的气管,所述法兰具有朝向塑料进气歧管的第一端面和朝向EGR阀的第二端面,在所述法兰上设有两个套管,所述套管位于所述气管的两侧,所述套管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一端面。
优选地,所述气管具有弯曲段。
优选地,所述弯曲段的弯折角度为70°至120°。
优选地,所述气管为钢管。
优选地,所述套管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一端面3mm至8mm。
一种EGR阀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结构,所述EGR阀与所述塑料进气歧管之间通过如上所述的EGR废气导流管连接,密封件套设在所述气管上并位于两个所述套管之间,螺栓穿过所述套管将所述法兰紧固到所述塑料进气歧管上,所述气管伸入所述塑料进气歧管。
优选地,所述弯曲段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塑料进气歧管的新鲜空气进气方向相同。
本发明中的EGR废气导流管,套管的顶端高于第一端面,这样在连接EGR阀与塑料进气歧管时,螺栓穿过套管将法兰紧固到塑料进气歧管上后,套管的顶端顶在塑料进气歧管上,此时无论是采用钢垫片、还是隔热垫片、还是隔热套作为密封件,密封件的压缩量、密封压力仅受套管顶端高出第一端面的距离限定,而且在发动机由非工作状态进入工作状态而造成塑料进气歧管膨胀时,由于套管顶端与第一端面之间的高度差的存在,允许密封件有较小量的收缩,进一步防止了压溃或者发动机振动导致的密封失效现象的发生,反之亦然。
进一步地,气管形成弯曲段后,使弯曲段的开口方向与塑料进气歧管的新鲜空气进气方向相同,由于新鲜空气的进气压力与EGR阀流出的废气压力之间存在压力差,这样在弯曲段的开口附近容易形成涡流,实现新鲜空气与废气的充分混合。
进一步地,弯曲段的弯折角度为70°至120°既保证了涡流的形成,又不会对废气进入塑料进气歧管造成阻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一的EGR阀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二的EGR阀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EGR导流管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3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线盘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电热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