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饼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3625.1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7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仙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仙蕊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L1/2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严生 |
地址: | 672700 云南省德***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饼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饼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些豆饼的制作方法,如中国专利“绿豆饼的制作方法”(公开号CN1484977A,公开日是2004年3月31日)中公开了将绿豆淘洗后、破碎、浸泡、去皮,获得含水份的绿豆仁,然后再加水,将绿豆仁打成浆,再通过淋浇成型、烘烤等工序制成熟的干的绿豆小饼,再加上真空包装、消毒措施,这种绿豆小饼的保质期可达六个月。现有技术中公开的豆饼制作方法一般采用绿豆作为原料,因为绿豆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以制作成豆饼或豆泥。但现有技术中很少用黄豆来制作豆饼的,因为相对绿豆来说,黄豆淀粉含量少,蛋白质含量更高,因此一般是用来制作豆浆。
“诺邓豆饼”是集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千年白族村上千年历史,是与诺邓盐文化应运而生的纯天然传统风味食品。当时人们用大锅熬盐时,将自制的一种豆饼放在灶台上,发现它在灶台的恒温烘烤下变得香脆可口,便广为流传。其制作的原料为糯米、魔芋、扁豆杆、红糖等,一般制成2毫米厚左右的薄圆饼晾干即成。将其称为“豆饼”,并不是豆饼原料中含有绿豆或黄豆等豆类原料,而是豆饼制作中使用了扁豆杆,因此才称为“豆饼”。豆饼食用时用香油煎,其特点是香、脆、糯、甜,放入口中便融化,令人回味无穷,是一种既可上餐桌,又可休闲食用,老少皆宜的食品。但采用传统方法制作豆饼时,由于原料组成简单,配比不科学,所制得的豆饼膨松度不好、口感差。还有传统制作方法中糯米糊蒸熟后,其黏性和温度较高,不便于加工,冷了又过硬,无法加工。此外,由于传统制作方法在糯米浸泡时找不到适合的碱水来中和,因此制得的豆饼色泽较黑,而且口感不膨松。总之,传统制作方法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色黑;二是易碎,根本无法干燥保存,影响包装销售;三是不膨松,口感差;四是保持期短,一般只有90-100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色泽较白、口感膨松、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而且干燥后便于保存的一种豆饼的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豆饼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由下述顺序的步骤组成:
(1)制作碱水:将籼米和白扁豆的主杆晒干后烧制成炭块,籼米主杆和白扁豆主杆的质量比为1:(1-4),将烧制的炭块用50℃温水浸泡,过滤,沉淀3-5天至清澈透明,再用清水勾兑成PH值10-11的碱水;
(2)原料预处理:
A 将晒干后的皂荚洗净,剪成小块状备用;
B 将糯米淘洗干净后,将备用的皂荚与糯米用7-10℃的清水浸泡,浸泡时先放一层糯米,再放一层皂荚, 皂荚和糯米的质量比为1:(140-150),浸泡10天,捡取皂荚,将糯米冲洗干净,晒干至水分含量为10-15%,再将糯米磨成细粉备用;
C 将黄豆去皮后浸泡24小时,取步骤1制得的碱水用磨浆机制成黄豆浆,将黄豆浆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糯米粉中,黄豆浆与糯米粉的质量比为1: (8-15),再用步骤1制得的碱水和制成湿度为轻握成团的豆米泥;
D 将大米淘洗干净,浸泡20-24小时,晒干后磨成细米粉备用;
(3)蒸熟:将原料预处理步骤C和制成的豆米泥放入蒸子中蒸熟成豆米糊;
(4)配料:将芋头浆和白糖加入步骤3制得的豆米糊中,搅拌混合均匀,豆米糊的温度控制在55-65℃,所述芋头浆与豆米糊的质量比为1:(8-12),所述白糖与豆米糊的质量比为1:(30-50),其中所述的芋头浆是将芋头去皮洗净,切成小块状后,取步骤1制得的碱水用磨浆机制成;
(5)制作豆饼:取步骤4所制得的豆米糊,将豆米糊揉搓成条形状,揉搓时将原料预处理步骤D所制得的细米粉洒在豆米糊的表面,再用切割机切断成小圆团,后用擀面机将小圆团擀制成厚度为4-6mm的豆饼;
(6)干燥:将步骤5制得的豆饼放在通风环境中,晾至水分含量为4-6%,用刷子将豆饼表面上的附着的细米粉刷净,再将豆饼摞成堆并压平整,转入不通风的室内直至晾干,包装后制得豆饼成品。
本发明在步骤(4)配料中豆米糊的温度控制在60℃,芋头浆与豆米糊的质量比为1:10,白糖与豆米糊的质量比为1:40。
本发明在原料预处理步骤C中黄豆浆与糯米粉的质量比为1: (12-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仙蕊;,未经李仙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3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寿果阿胶养生咸挂面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清肝利胆的面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