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达比加群酯乙醇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08463.1 申请日: 2014-08-19
公开(公告)号: CN105367551A 公开(公告)日: 2016-03-02
发明(设计)人: 刘长鹰;张海枝;任晓文;刘巍;李川;徐为人;高航;汤立达;魏群超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药物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7D401/12 分类号: C07D401/12;C07C51/41;C07C59/06;A61K31/4439;A61P9/10;A61P7/02
代理公司: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代理人: 郭广迅
地址: 300193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加群酯 乙醇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达比加群酯的酸加成盐,具体涉及一种达比加群酯乙 醇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达比加群(Dabigatran)是一种创新的抗凝血剂,即新一代薄血药,在 药物分类学上,属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irectThrombinInhibitors,DTI)。 目前医学界已研究证实“达比加群”在多项临床适应症中所发挥的作用,它 有可能取代属旧式薄血药的“华法林”(warfarin),成为大多数病例中用于 抗凝血的首选药物。

“达比加群”以其前驱药“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etexilate)的形态 经口服进入人体。“达比加群酯”由德国BoehringerIngelheim研发,于2008 年在欧洲上市,商品名为“Pradaxa”,加拿大的商品名为“Pradax”。“Pradaxa” 的香港中文商品则名为“百达生”,而中国大陆及台湾的中文商品名称正于 申请审核中。目前,已有75个国家和地区批准其以“Pradaxa”为商品名上 市销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0年9月20日批准将达比加群 酯(一种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用于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AF),以降 低其发生卒中和全身性血管栓塞的风险。

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ETEXILATE)是一种取代的苯并咪唑类化 合物,化学名3-[[[2-[[[4-[[[(己氧基)羰基]氨基]亚氨甲基]苯基]氨基] 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其分 子结构式如下:

分子式:C34H41N7O5,分子量:627.74。

达比加群酯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在药用辅料的影响和阻抑下,其在药 物制剂中不易于溶出,使药物制剂的制备受到诸多限制。另外,已经上市的 达比加群酯甲磺酸盐(请参见中国专利CN1675193A)具有稳定性较差、生 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大等缺陷,因此需要寻找更适合药用的达比加群酯的 化合物,以满足市场和相关疾病防治工作的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达比加群酯及其现有化合物的稳定性差、 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大等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更好、水溶性更大、生 物利用度更高、低毒副作用的达比加群酯乙醇酸盐及其水合物和/或溶剂化 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溶剂化物”,指的是在周期性三维排列中包含一个 或多个有机溶剂分子的结晶形式。

本文所使用的短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指的是在合理医学判断的范围 内适用于与人类或动物的组织接触同时没有过度的毒性、刺激性、过敏反应 或其它问题或并发症并具有合理的效益/风险比的化合物、材料、组合物和/ 或剂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式如下的达比加群酯乙醇酸盐、其水合物和/或溶剂 化物:

其中,n为1、2或3。

根据本发明的达比加群酯乙醇酸盐、其水合物和/或溶剂化物,其中,每 分子所述达比加群酯乙醇酸盐的水合物中可以含有0.5~10分子的水,可以优 选为含有0.5~2分子的水。每分子所述达比加群酯乙醇酸盐的溶剂化物中可 以含有0.5~10分子的溶剂,可以优选为含有0.5~2分子的溶剂。

例如,本发明的达比加群酯乙醇酸盐的水合物可以是半水合物、一水合 物、一倍半水合物、二水合物、二倍半水合物、三水合物、三倍半水合物、 四水合物、四倍半水合物、五水合物、五倍半水合物、六水合物、六倍半水 合物、七水合物、七倍半水合物、八水合物、八倍半水合物、九水合物、九 倍半水合物或十水合物。又例如,每分子的达比加群酯乙醇酸盐的溶剂化物 可以含有半分子、1分子、1.5分子、2分子、2.5分子、3分子、3.5分子、4 分子、4.5分子、5分子、5.5分子、6分子、6.5分子、7分子、7.5分子、8 分子、8.5分子、9分子、9.5分子或10分子的溶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药物研究院,未经天津药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8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