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的制备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7643.X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0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钟劲;李大鹏;王雪松;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18 | 分类号: | C07K14/18;C07K19/00;C12N15/51;C12N15/62;A61K39/29;A61K48/00;A61P31/14;C07K16/10;G01N33/68;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马莉华;陆凤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炎 病毒 重组 蛋白 制备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丙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的制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是导致人类肝硬化、肝癌的主要诱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有约170,000,000人感染,感染率高达3%,极大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对于丙型肝炎病毒,尚无预防性或治疗性疫苗可用。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和抗体在HCV感染的控制、清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病人体内,中和抗体的快速诱导,中和抗体的滴度、广度与HCV感染的清除直接相关。无论黑猩猩实验还是病人临床样本分析均显示,在HCV急性感染过程中,快速诱导出的中和抗体可以有效控制和清除HCV感染;而在慢性感染病人体内,如果在感染早期没有诱导出高滴度中和抗体,即便晚期体内诱导出中和抗体,也无法控制病毒的持续感染。因此,诱导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反应是早期HCV疫苗研发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由于HCV本身的高度变异性、血清中脂蛋白成分的包裹、糖基化对中和位点的掩护以及干扰抗体的作用等原因,早期HCV候选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往往只对相同亚型病毒有中和效果,不具有广谱性。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能够诱导针对所有或大多数亚型病毒的广谱中和抗体,以便用于开发HCV预防性疫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的制备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的HCV抗原肽,所述抗原肽源自HCV病毒的E2蛋白(尤其是E2蛋白的胞外区),并且所述抗原肽的长度为200-350个氨基酸,并且所述抗原肽可结合于抗HCV的抗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HCV病毒为HCV1b型病毒;优选地,为Con1毒株。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原肽具有诱导广谱中和抗体的能力,所述广谱中和抗体可结合于选自下组的至少6种或全部HCV毒株:Con1,PR52,PR79L9,JFH1,S52,HK6a,H77/JFH1,Con1/JFH1,J6/JFH1,PR26,PR79L9,J8/JFH1,S52/JFH1,ED43/JFH1,PR26C3mt,SA13/JFH1,HK6a/JFH1和QC69/JFH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原肽与受体SR-BI的结合活性A1与相应野生型E2蛋白与受体SR-BI的结合活性的B1的比值A1/B1≤0.7,较佳地≤0.5,更佳地≤0.2。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原肽选自下组:
(A)具有SEQIDNO:5、SEQIDNO.:3、SEQIDNO.:4或SEQID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B)具有(A)中任一所示氨基酸序列≥80%同源性(优选地,≥90%的同源性;等优选地≥95%的同源性;最优选地,≥97%的同源性)的多肽,且所述多肽具有与抗HCV的抗体的结合能力;
(C)将SEQIDNO:2-5中任一所示氨基酸序列经过1-5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而形成的,且保留与抗HCV抗体结合能力的衍生多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HCV抗体包括抗HCV野生型E2蛋白抗体,其中包括抗血清、或抗HCV野生型E2蛋白的对应区域的单克隆抗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原肽选自下组:SEQIDNO:5、SEQIDNO.:3、SEQIDNO.:4、SEQIDNO.:2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原肽采用化学合成或生物工程方法获得,包括重组蛋白、融合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体包括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或抗血清。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E2蛋白包括野生型和突变型的E2序列。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含有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抗原肽和任选的标签序列和/或连接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标签序列为6His序列。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的多核苷酸,所述的多核苷酸编码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抗原肽或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融合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多核苷酸选自下组:
(a)编码如SEQIDNO.:2-5所示多肽的多核苷酸;
(b)序列如SEQIDNO.:9、SEQIDNO.:8、SEQIDNO.:7或SEQIDNO.:6所示的多核苷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7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