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1356.3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3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峡壁;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互式 图像 分割 方法 | ||
1.一种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用户通过交互圈定图像中的目标物体;
步骤2、利用用户提供的交互信息选择初始训练数据;
步骤3、利用步骤2中得到的训练数据学习得到对圈定框内像素点进行分类的分类器,即通过学习分别得到描述图像背景和目标物体特征的统计模型;
步骤4、利用步骤3中得到的分类器,构建圈定框内像素点对应的权值图,并在结构图中增加虚拟的前景源点和背景汇点;
步骤5、利用步骤4中得到的结构图,采用最短路径的优化方法通过计算分别得到图像中各像素节点到每个虚拟节点的最短路径;
步骤6、利用步骤5中得到的结果,以最小代价值,即最短路径上所有边的权值的累加和为分类准则,将圈定框内各像素点标记为前景或者背景,获得分割结果;
步骤7、若当前迭代次数未达到预设的最大迭代次数或者本次分割结果未达到稳定,则将本次分割结果作为新的训练数据,重复上述步骤3至步骤6,直到满足算法的停止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3所述后验概率与类条件概率密度有关,将所述类条件概率密度的形式设置为高斯混合模型或有限混合模型或高斯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3中分类器是基于下列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图像特征的分类器,包括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和局部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5中最短路径的优化方法除了实例中用到的迪杰斯特拉算法,还包括基于迪杰斯特拉算法改进的其他方法以及其他求最短路径的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13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