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洛昔康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7029.4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2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时文祥;赵允华;叶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尔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31/5415;A61K47/38;A61P29/00;A61P19/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黄杭飞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美洛昔康 分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美洛昔康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美洛昔康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药,有很强的抗炎、镇痛、解热等药理作用,而对胃肠道及肾脏的毒性很小,具有不同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临床上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疼痛性骨关节炎(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现有以美洛昔康为主要成分的药物并不多,且大都存在稳定性不好,分散效果差的问题,使美洛昔康在体内利用度较低,发挥不了应有的药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中规定的美洛昔康分散片,解决了片剂不稳定,分散效果差的问题,提高了美洛昔康在体内利用度。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美洛昔康分散片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更加稳定、可控、易于产业化。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美洛昔康分散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制备而成: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制备而成:
一种美洛昔康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原料准备:将美洛昔康、微晶纤维素、淀粉、羟丙纤维素、甜菊素、硬脂酸镁和二氧化硅过筛备用;制备50%乙醇溶液作为湿润剂备用;
2)混合制粒:将美洛昔康、微晶纤维素、淀粉、甜菊素和占羟丙纤维素总重量1/3的羟丙纤维素,倒入湿法混合制粒机内,干混3-5分钟后,再加入湿润剂,湿混3-5分钟,制成颗粒;
3)干燥:将步骤2)制备的颗粒均匀摊布到烘盘中,厚度不超过2cm,送入热风循环烘箱干燥,温度控制为70-80℃,除去乙醇,颗粒水分控制在2.0-4.0%;
4)整粒总混:将步骤3)制备的颗粒在摇摆颗粒机上用20目不锈钢筛整粒,再将颗粒放入多向运动混合机中,加入剩余量羟丙纤维素、硬脂酸镁和二氧化硅,混合20-30分钟,获得中间体颗粒;
5)压片包装:将步骤4)获得的中间体颗粒进行压片包装,即得所述美洛昔康分散片。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美洛昔康、微晶纤维素、淀粉、羟丙纤维素、甜菊素、硬脂酸镁和二氧化硅过80目筛。
优选的,所述步骤4)之后,步骤5)之前还包括检测:测定中间体颗粒中美洛昔康的百分含量,确定片重。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解决了美洛昔康分散片片剂不稳定,分散效果差的问题,提高了美洛昔康在体内利用度;
2、本发明美洛昔康分散片集中了片剂、颗粒剂和混悬剂的优点,具有分散快、起效迅速、携带和服用方便等特点;
3、本发明中美洛昔康分散片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更加稳定、可控、易于产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所涉及到的原辅料均为现有产品,且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中规定。
实施例1-4
根据下表1中原料配比制备美洛昔康分散片:
表1、美洛昔康分散片原料配比
美洛昔康分散片的制备方法:
1)原料准备:将美洛昔康、微晶纤维素、淀粉、羟丙纤维素、甜菊素、硬脂酸镁和二氧化硅过筛备用;制备50%乙醇溶液作为湿润剂备用;
2)混合制粒:将美洛昔康、微晶纤维素、淀粉、甜菊素和占羟丙纤维素总重量1/3的羟丙纤维素,倒入湿法混合制粒机内,干混3分钟后,再加入湿润剂,湿混5分钟,制成颗粒;
3)干燥:将步骤2)制备的颗粒均匀摊布到烘盘中,厚度不超过2cm,送入热风循环烘箱干燥,温度控制为75℃,除去乙醇,颗粒水分控制在3.0%;
4)整粒总混:将步骤3)制备的颗粒在摇摆颗粒机上用20目不锈钢筛整粒,再将颗粒放入多向运动混合机中,加入剩余量羟丙纤维素、硬脂酸镁和二氧化硅,混合30分钟,获得中间体颗粒;
5)检测:测定中间体颗粒中美洛昔康的百分含量,确定片重(每片理论片重约为90mg,含美洛昔康为7.5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尔医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尔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7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加速老化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电力路线故障监测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