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长高导电缆铜带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0030.4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3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西军;苟微娟;李学帅;田原晨;郑朋艳;吕文波;张县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02 | 分类号: | H01B1/02;H01B13/00;C22C9/00;C22C1/02;C22F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6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高 导电 缆铜带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长高导电缆铜带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用铜带的生产存在的问题是导电率低、延展性能不好,生产成本高,不易形成连续批量化的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导电、高延展性的超长高导电缆铜带,及可有效降低成本的短流程生产工艺。
一种超长高导电缆铜带,其重量比组分为:Cu:99.935-99.945%,0<P≤0.001%,0<0≤0.001%,0<Ce≤0.06%,杂质总和<0.055%。
优选的,所述0<Ce≤0.04%。
优选的,所述Ce为0.0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超长高导电缆铜带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熔铸-加热-热轧-铣面-粗轧-切边-清洗-精轧-成品退火-成品剪切-包装入库。
熔炼时加入磷铜合金,控制熔体的磷含量在0-10ppm之间;将铜铈合金添加到熔体中。
优选的,所述熔铸采用工频有芯感应电炉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1200-1210℃,熔炼时间为2.5-3h;熔炼成分合格金属溶液转炉至保温炉中静置保温20-30min;铸造方式选用半连续铸造,铸造温度控制在1150-1170℃,拉铸速度控制在6-8m/h左右,冷却水压控制在20-60kPa。
优选的,所述熔铸过程中采用以下步骤:
(1)加大木炭覆盖厚度:采用木炭作为覆盖剂,熔炼过程中木炭覆盖厚度控制在50-100mm,在保温阶段控制在150-200mm;
(2)氮气保护熔炼:分别对熔炼炉、保温炉内气氛及浇铸过程进行氮气保护,有效隔绝外界空气与熔体接触,从而控制熔体内氧含量,吹入氮气参数为压力0.3-0.4MPa,流量20-22Nm3/h。
(3)添加微量稀土元素Ce:将铜铈中间合金添加到熔体中。稀土与氧之间具有极强的亲和力,生成高熔点低密度稀土化合物,熔炼时上浮到渣中,从而净化基体,同时稀土元素对紫铜铸态组织的细晶化和均匀化具有明显的效果,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平均晶粒尺寸减小。经研究,稀土Ce元素脱氧效果最佳,最佳添加量为0.04%。
(4)一氧化碳底吹脱氧除气:通过预埋在熔炼炉和保温炉底部耐火层中的带孔吹炼砖,吹入一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对铜液进行吹炼处理,可使铸锭中的氧含量明显下降,其每炉一氧化碳吹入量为1.2-1.4Nm3。
紫铜在高温熔炼过程中容易与氧结合形成Cu20,凝固结晶后分布于晶界处,极大的降低了材料的导电性能及加工性能,而传统的加工工艺仅能将氧含量控制在50-120ppm,而且控制效果不稳定,不能满足高导电性紫铜产品的要求,而采用上述四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将熔体中的氧含量控制在10ppm以下。
优选的,所述加热采用步进式加热炉,加热温度为930-950℃,加热时间为2.5-3.5h。
优选的,所述热轧带坯厚度16.5-17.0×430-440mm,卷重为8吨,经铣面、粗轧后厚度控制在0.8-1.2mm之间,切边、清洗后通过精轧控制成品厚度在0.2-0.5mm之间。
优选的,成品退火使用气垫炉退火控制软态成品的性能,退火温度630-660℃,退火速度60-90m/min。
优选的,成品剪切时防止擦划伤产生,边部毛刺错层小于1mm,毛刺高度小于0.01mm,保证长度要求。
本发明的效果是: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生产周期短、易加工,生产的铜带导电率达100%IACS以上,成品长度可达8000m以上。综合采用四种脱氧技术(包括添加稀土元素Ce),控制产品的氧含量在10ppm以下。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规格:厚度0.4mm的电缆铜带,加工工艺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0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子设备的厚膜导电墨
- 下一篇:制造图案化的透明导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