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形的雷击成因差异化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6286.5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2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虢韬;石帅军;刘锐;梁文勇;赵淳;杨恒;毕家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周瑾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图形 雷击 成因 异化 辨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防雷与保护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图形的雷击成因差异化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输电线路距离长、跨距大、地形地貌复杂且高海拔分布占比多,因此杆塔遭受雷击的概率很高,据统计电网公司每年的雷击故障占到全部故障的40%以上。故能否迅速的对发现故障且系统的对故障点进行分析,对恢复电网的正常运行及后期改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传统的雷击故障诊断主要依据录波法,但受到诊断元件存间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存在一定的误判,各电网公司故障点诊断侧重点也不一致,大多数仅是对雷击杆塔和放电点的查找,故障现场调研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故障分析数据不够全面分析结果也不够直观,最终形成的故障分析文件内容各式各样,故障报告对后期线路防雷改造的参考价值也不高。本发明正是基于传统方式的不足,从故障点查找到最后的故障分析和改造方案的建立,形成了一套层次清晰、分析全面、结果严谨的雷击故障差异化辨识方法。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形的雷击成因差异化辨识方法,以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图形的雷击成因差异化辨识方法,从而为杆塔的防雷改造提供理论实际指导和技术支持。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图形的雷击成因差异化辨识方法,采用差异化雷击故障树状图法,是基于雷电定位系统和故障录波图确定线路发生了雷击跳闸,并且现场确定了发生雷击故障的杆塔及雷击点,根据雷击故障树状图法对可能引起雷击故障的因子进行排查,最后结合具有差异性的权衡因数确定造成雷击故障的主因和次因,确定雷击故障的性质,最终根据防雷措施的差异性确定相应的改造措施,采用差异化雷击故障树状图法实施的步骤如下:
(1)首先,根据雷电定位系统和录波测试装置确定发生雷击跳闸的杆塔区段,现场调研确定雷击故障杆塔号及故障相点,并在杆塔上查找雷击放电点;
(2)其次,根据雷击故障树状图中的6大影响因素,即雷电活动因素、地形地貌因素、环境气候因素、改造方法因素、杆塔结构因素、人员因素,对相应的数据进行探测、计算,并建立故障点的初步分析数据库;
(3)再次,完善故障杆塔数据库并采用“摘树叶”的方式对数据库进行分析,确定线路雷击故障的性质及可能造成雷击故障的初步因子,并根据各因子对雷击故障影响的差异化系数,确定造成雷击故障的主要因素;
(4)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及防雷措施的差异性,确定相应的防雷改造措施和具体的改造方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此方法其优点是,能够快速的筛选出造成杆塔雷击的因子,确定雷击故障的主次因素,确定雷击故障的性质,从而为杆塔的防雷改造提供理论实际指导和技术支持,能够解决目前电网防雷改造中存在的盲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流程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在本申请所列权利要求书限定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通过一棵“树”的树叶、树杈、分支、主干四者之间的相互层次关系,对影响线路雷击跳闸的各因子进行充分的分层分级,更为简捷、直观的展示出各因子间的相互关联,从而能够更为清晰的认识到哪些是造成当前雷击跳闸的要因,并确定起因属于主观缺陷还是客观环境,为后期的防雷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如图1所示,雷击故障的6大成因包括:雷电活动因素、地形地貌因素、环境气候因素、改造方法因素、杆塔结构因素、人员因素。
雷电活动因素主要从强度大和雷电频繁两方面体现,而用于衡量雷电强度的因子又包含了雷电流幅值和放电时间,衡量雷电频繁的因子包含雷暴日和地闪密度两个。
地形地貌因素分为海拔高度、地形、地貌三层,地形又可衍生为山区和水域,地貌衍生为山顶、大倾角及大跨越。
改造方法因素主要从杆塔已经实施的防雷措施不当造成的防护失效,根据防护对象不同,防雷方法可分为防绕击、防断电、防闪络和防建弧四类。
根据雷云放电的机理,影响落雷点的气候环境因素主要包含了植被高大、温度高、湿度大、风速快4个因子。
杆塔结构因素主要包含了绝缘配置和设计两方面的缺陷,对应的影响因子分别为绝缘水平过低、绝缘材质缺陷和保护角偏大、接地网设计不能满足地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62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