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壳体及其制造方法、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6231.8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3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蔡承翰;郭视渊;陈硕鸿;郑如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宝光电(常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G09F9/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显示器 壳体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壳体的制造方法包括:
(A)使用一第一套模具射出成型一个具有数个第一显示孔于顶板的反射盖后,将该反射盖旋转至一第二套模具位置,再使用该第二套模具于该反射盖的所述第一显示孔处射出成型一封闭各该第一显示孔的第一透光部,该第二套模具包含数个能定位于相对应的各该第一显示孔内的凸块,且各该第一显示孔内的凸块朝向各该第一显示孔的一表面与该反射盖的该顶板的上表面不共平面,使得射出成型于各该第一显示孔的各该第一透光部的外表面内凹而略低于该顶板的上表面;及
(B)于该反射盖的该顶板的上表面进行油墨印刷,使一油墨覆盖该顶板的上表面除了所述第一透光部以外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该第一套模具包括相配合以射出该反射盖的一可动侧、一固定侧及一设于该可动侧的固定凸块,且该固定侧设有一供注入成型材料的射出浇口,当该反射盖射出成型后,将该反射盖连同该第一套模具的可动侧移动至该第二套模具的位置,使该第一套模具的可动侧与该第二套模具相配合,并将该反射盖夹设于其中,且该第二套模具包含数个凸出部,其伸入该反射盖的相对应的各该第一显示孔,而且各该凸出部上设有一供注入成型材料至相对应的各该第一显示孔的射出浇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该第二套模具的各该凸出部的射出浇口的末端偏离各该第一显示孔的中心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该第二套模具还包含一位于该反射盖上方的固定部,所述凸块位于该可动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使用该第一套模具更同时射出成型一个第二显示孔,且该第二套模具还包含至少一个位于该可动侧且定位于相对应的该第二显示孔的凸块,且该第二显示孔的凸块的朝向相对应的该第二显示孔的一表面与该反射盖的该顶板的上表面共平面,使得射出成型于该第二显示孔的一第二透光部的外表面与该顶板的上表面齐平,因此在步骤(B)中,该油墨亦同时覆盖成型于该第二显示孔的该第二透光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C):使用一激光雕刻机,于该第二显示孔的该第二透光部所在位置进行激光雕刻,使去除部分油墨,并于该第二透光部呈现特定的一透光图案。
7.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壳体的制造方法包括:
(A)使用一双射旋转成型机,射出成型一包含一个顶板的反射盖,且该顶板形成有数个第一显示孔及第二显示孔,并接着于各该第一显示孔射出成型一封闭各该第一显示孔的第一透光部及各该第二显示孔的第二透光部,且各该第一透光部的外表面内凹而略低于该顶板的上表面,各该第二显示孔的第二透光部的外表面与该顶板的上表面齐平,其中,该双射旋转成型机具有第二套模具,该第二套模具包含数个能定位于相对应的各该第一显示孔内的第一凸块,且各该第一显示孔内的第一凸块朝向各该第一显示孔的一表面与该反射盖的该顶板的上表面不共平面;
(B)使用一油墨印刷机,于该反射盖的该顶板的上表面进行油墨印刷,使一油墨覆盖该顶板的上表面及所述第二透光部的全部区域;及
(C)使用一激光雕刻机,于所述第二透光部所在位置进行激光雕刻,使去除部分油墨,并于各该第二透光部呈现特定的一透光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该双射旋转成型机具有一第一套模具及所述第二套模具,并使用该第一套模具射出成型该反射盖后,将该反射盖旋转至该第二套模具位置,再使用该第二套模具于该反射盖的所述第一显示孔处射出成型该第一透光部和在所述第二显示孔处射出成型第二透光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宝光电(常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宝光电(常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62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