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温度可控的小型拉-扭组合实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3998.5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熊克;刘红光;刘俊兵;王志强;吴佳俊;潘潇;苏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G01N3/02;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温度 可控 小型 组合 实验 系统 | ||
1.一种环境温度可控的小型拉-扭组合实验系统,其包括:箱体(4);封装于箱体(4)中的保温箱(1)、扭力测试系统(2)和显示及控制仪器(5);安装于箱体(4)上方的拉/压力测试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1)安装于箱体(4)内部上方,所述扭力测试系统(2)安装于保温箱(1)下方,所述显示及控制仪器(5)安装于箱体(4)的前表面上,且显示及控制仪器(5)位于保温箱(1)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温度可控的小型拉-扭组合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1)包括内胆(1-1)、与内胆(1-1)下边缘连接的底板(1-2)、粘贴于内胆(1-1)内侧表面上的加热片(1-3)及贯穿固定于内胆(1-1)上表面上的温度传感器(1-4),所述内胆(1-1)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一第一圆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温度可控的小型拉-扭组合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1)为方体状的且不具有前面和底面的用于放置被测材料的金属箱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境温度可控的小型拉-扭组合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1)的外侧粘贴有用于给内胆内部保温的保温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境温度可控的小型拉-扭组合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测试系统(2)包括扭力测试系统底座(2-1)及固定于扭力测试系统底座(2-1)上的支架(2-5),所述扭力测试系统底座(2-1)包括扭力测试系统底座第一部分(2-1-1)及垂直于扭力测试系统底座第一部分(2-1-1)的相间隔设置的扭力测试系统底座第二部分(2-1-2)和扭力测试系统底座第三部分(2-1-3),所述支架(2-5)包括固定设置于扭力测试系统底座第二部分(2-1-2)和扭力测试系统底座第三部分(2-1-3)之间的且与扭力测试系统底座第一部分(2-1-1)相平行的两块板,所述扭力测试系统(2)还包括平行于扭力测试系统底座第一部分(2-1-1)的蜗杆(2-2)、与蜗杆(2-2)相啮合的涡轮(2-6)、穿设于所述支架(2-5)上形成的圆孔中的轴(2-9)、紧固在轴(2-9)上端的过孔滑环(2-7)和扭力传感器(2-8)、与轴(2-9)下端相连的旋转编码器(2-3)、与蜗杆(2-2)相连的用于驱动蜗杆(2-2)旋转的第一步进电机(2-4),所述涡轮(2-6)的内孔紧固在轴(2-9)上且位于所述过孔滑环(2-7)和扭力传感器(2-8)的下方,所述旋转编码器(2-3)的外壳固定在支架(2-5)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境温度可控的小型拉-扭组合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压力测试系统(3)包括拉/压力测试系统底座(3-3)、位于拉/压力测试系统底座(3-3)上方的升降滑块(3-5)、与升降滑块(3-5)中间的螺纹孔相啮合的升降转轴(3-4)、连接于所述升降转轴(3-4)上端的第二步进电机(3-1)、固定于所述升降滑块(3-5)一端的数显式拉力计连接板(3-2)及通过螺栓与所述数显式拉力计连接板(3-2)连接的用于测量材料所受轴向力的数显式拉力计(3-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境温度可控的小型拉-扭组合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压力测试系统底座(3-3)上还形成有与所述内胆(1-1)上表面上的第一圆孔同心的第二圆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境温度可控的小型拉-扭组合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包括箱体本体(4-1)、通过铰链铰接于箱体本体(4-1)前面板上的保温箱门(4-3)、固定于箱体本体(4-1)前面板上的通过旋转松开或卡住保温箱门(4-3)的金属拉手(4-2),在所述箱体本体(4-1)的前面板上位于保温箱门(4-3)下方的位置设置有三个方孔,所述三个方孔中安装固定有温度控制仪、计米器、力值显示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境温度可控的小型拉-扭组合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本体(4-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与内胆(1-1)上的第一圆孔及拉/压力测试系统底座(3-3)上的第二圆孔均同心的第三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39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应用测试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评估人体健康的智能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