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姬菇的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34101.8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5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罗兴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49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基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姬菇的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供食用菌种植企业使用的姬菇培养基制作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也是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壹仟多年前就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至少在捌佰多年前香菇的栽培已在浙江西南部开始,草菇则是两佰多年前首先在闽粤一带开始栽培,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作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价格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又是一类有机营养和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了食用菌的生长规律,改进了古老的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进而开始了人工培养栽培种的菌丝,加快了食用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的可能性,据调查显示,我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毛木耳、银耳、平菇、滑菇、白灵菇、杏鲍菇、鲍鱼菇、金针菇、凤尾菇、榆黄蘑、金耳、猴头菇、大球盖菇和姬菇等20余种,食用菌的发展速度正迅速提高,科学家预言,食用菌将会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
我国专利文献、高等院校、农业科学院,以及各大网络上有许多不同配伍的姬菇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其配料和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都基本相同,配方差异不大,都能成功栽培,并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投资大,产量低,耗工耗时,重复性不能满足大规模商业化栽培。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投资小,见效快,产量高,效益好,而子实体朵形饱满、子体鲜嫩、盖厚肉肥,菌盖直径均可达到0.9~1.6厘米的姬菇栽培技术呢?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姬菇的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提高食用菌种植企业在栽培姬菇的过程中达到投资小、见效快、产量高,以及子实体朵形饱满、盖厚肉肥和子体鲜嫩的问题。该培养基是以常见的稻草、棉籽壳、玉米芯、秸杆、高梁壳,以及石灰为原料,具有培养基来源广、易采购、成本低、栽培管理简单等特点。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姬菇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稻草32%;
棉籽壳22%、
玉米芯18%;
秸杆15%;
高梁壳9.5%;
石灰3.5%。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姬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中还包括有清水59%-66%。
一种上述姬菇的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择优质干净的稻草32%、棉籽壳22%、玉米芯18%、秸杆15%、高梁壳9.5%和石灰3.5%,各自粉碎成粉末状;
B、将粉碎好的粉末状物以主料稻草为先,平铺于地面混合拌匀后,再依次将棉籽壳、玉米芯、秸杆、高梁壳、以及石灰撒铺在稻草的上面,同时浇入59%-66%的清水,然后用铁铲充分拌匀培养料,使培养料水分和养分分布均匀即可(含水量控制,右手用力握料时,水仅能从指缝中渗出3-4滴为宜);
C、将拌均的培养料用半自动装袋机进行装袋扎口(采用聚乙烯塑料袋的规格为:230mm×460mm),菌袋装好后,入灶用常压高温灭菌,等温度上升到110-120℃后,应保持15-18小时的灭菌时间,待彻底灭菌出灶冷却到30℃以下时,均可采用两头接种法接种;
D、将接完种的菌袋放入到事先搭建好的网状遮阳房内,采用大堆码,以保持菌袋间温度在21-28℃为宜,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3℃,待25-30天菌丝满包后,将发满菌丝的菌袋进行横卧排码,每排共堆码6-8层菌袋,形成一排菌袋墙,每排间隔距离为60厘米做人行通道,排好袋后去掉扎口绳和紧箍圈,以利于子实体的长出,同时,并保持菇房内有散射光照,光照强度以能看清管理为宜,温度应在10-19℃之间,晚上打开门窗,拉大温差来刺激子实体原基形成(在此期间应保持温度13-17℃,湿度85%-89%为宜),7天后均能出菇,亩产高达35000kg-37000kg。
本发明所提供的姬菇培养基为植物有机组合物,其以常见的稻草、棉籽壳、玉米芯、秸杆、高梁壳,以及石灰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营养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未经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4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用密封容器及其连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热毒型腮腺炎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