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氧化淀粉的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7836.1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1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婕;杨莹;蔡园园;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26 | 分类号: | B01J19/26;C08B31/18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氧化 淀粉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制备氧化淀粉的反应器。
背景技术
氧化淀粉是淀粉在酸、碱、中性介质中与氧化剂作用氧化所得的产品。氧化淀粉具有低黏度,高固体分散性,极小的凝胶化作用等特点,是目前用量最多的变性淀粉之一,广泛用于造纸、食品、纺织、医药等众多现代工业。用于淀粉氧化变性的氧化剂种类较多,主要有:双氧水、次氯酸钠、高锰酸钾、高碘酸等,其中次氯酸钠是应用最广泛的氧化剂。但是次氯酸钠氧化淀粉,产品质量不易控制、氧化程度低及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等缺点。
二氧化氯(ClO2)的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6倍,是次氯酸钠的2.8倍,pH在3.0-8.0之间低浓度的ClO2具有高效能,二氧化氯具有适用面广、使用剂量少、反应速度快以及反应产物无毒,对人体无刺激等优点。以ClO2为氧化剂制备食用氧化淀粉,保证了氧化淀粉用于食品的安全性、高效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由于反应效率高,ClO2用量相对减少,反应结束时,反应液中的ClO2残留量低,不仅使还原剂用量相对减少,而且节约了洗涤用水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污染物排放及污染物处理费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用于氧化淀粉的反应器的种类和规格很多,但是传统反应器的氧化剂与淀粉乳的接触面积和频率以及它们的混合程度都相对较低,影响了氧化剂的氧化效率和淀粉的氧化程度与质量,增大了废气废物的排放量,影响环境,并且传统的装置自动化程度低,使得装置操作复杂,不易于控制反应压力与温度,使员工量增多,加大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氧化淀粉的反应器,以提高氧化效率、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操作方便且易于控制,并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且安全。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种制备氧化淀粉的反应器,它主要由反应箱体4和搅拌装置构成,所述反应箱体4由带绝缘热层外层1、不锈钢内层2和中间夹层22构成,中间夹层22内充满加热电解质,反应箱体4的顶部设有淀粉乳进料口5和排气口7,反应箱体4的底部设有反应物料出料口15,反应箱体4的中部两侧对称设有ClO2溶液进液口3;所述中间夹层22的顶部连接夹层溶液进液口21,中间夹层22的底部连接夹层溶液出液口20,中间夹层22内安装有加热棒14;所述搅拌装置由搅拌电机6和搅拌桨19构成,搅拌桨19的一端连接搅拌电机6,另一端伸入反应箱体4的内部。
所述反应箱体4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3分别连接控压仪10和控温仪12,控压仪10、控温仪12和加热棒14经导线连接电控箱23。
所述搅拌桨19贯穿于整个反应箱体4,搅拌桨19的搅拌叶片分为三层结构,上部设有上层搅拌叶片18,下部设有中层搅拌叶片17,底部设有下层搅拌叶片16,上层搅拌叶片18与下层搅拌叶片16呈水平状,中层搅拌叶片17为八字形结构,上层搅拌叶片18位于反应箱体4的上部分箱体内,中层搅拌叶片17和下层搅拌叶片16位于反应箱体4的下部分箱体内。
所述反应箱体4的上部分箱体为圆柱体,下部分箱体为倒锥台形,反应箱体4的顶部设有带绝缘热层箱盖11。
所述ClO2溶液进液口3设计成喷头的形式,共设有4个,且两两对称分布在反应箱体4的两侧,每个进液口的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
所述夹层溶液出液口20和夹层溶液进液口21的管道上均设有阀门,用以控制液体进出速度。
所述排气口7通过管道与风机8连接,在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淀粉乳进料口5和反应物料出料口15通过带绝缘热外层管道进入到箱体内部,且管道上均设有阀门。
本发明的优点是:与传统制备氧化淀粉的装置相比,由于本反应器中氧化剂溶液使用喷液形式与淀粉乳接触,并且喷口两两对称分布在反应箱两侧,大大增加了氧化剂与淀粉乳的接触面积和频率,加之搅拌装置设计成上中下三层结构,增大了氧化剂的氧化效率,使得物料更加均匀混合,得到产品质量更加稳定,由于本反应器易于控制反应温度与压力,自动化程度高,且操作简单方便,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员工利用率,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氧化淀粉的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7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