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轴节防护件以及具有该防护件的旋转设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85553.1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阳一;川畑润也;姜世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04D29/04 | 分类号: | F04D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轴节 防护 以及 具有 旋转 设备 系统 | ||
1.一种联轴节防护件,用于覆盖联轴节,该联轴节将原动机的主轴、和由该原动机驱动的作为旋转设备的被动机的主轴连接起来,该联轴节防护件的特征在于,具有:
防护件主体,沿轴线方向延伸地形成,并具有用于将所述联轴节沿周向覆盖的筒状形状,所述防护件主体具有构成该防护件主体的上侧部分的防护件主体上部、和构成该防护件主体的下侧部分且以能够与所述防护件主体上部拆装的方式构成的防护件主体下部;和
支架部,与所述防护件主体一体地形成,且用于支承所述防护件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节防护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部在所述防护件主体上部的将所述轴线夹在中间的两端上,与该防护件主体上部一体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节防护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防护件主体上部的所述两端,沿所述轴线方向分离地形成有两个以上的朝向外侧突出的上侧凸缘部,
所述支架部在两个以上的所述上侧凸缘部之间,从所述防护件主体上部的所述两端沿着与所述凸缘部交差的方向延伸地形成,
在所述防护件主体下部的将所述轴线夹在中间的两端上,在与所述上侧凸缘部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朝向外侧突出的下侧凸缘部,
所述上侧凸缘部与所述下侧凸缘部接合,借此,所述防护件主体上部与所述防护件主体下部组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联轴节防护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防护件侧部,用于覆盖所述防护件主体的所述被动机侧的开口,并形成有用于供所述被动机的主轴贯穿的贯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轴节防护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件侧部具有大致圆形的截面形状,
所述防护件侧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防护件主体的内部,
所述防护件主体上部具有与所述防护件侧部的截面形状大致吻合的截面形状,
所述防护件主体下部在将所述轴线夹在中间的两端上具有沿铅直方向平行的平坦面,在该平坦面的内侧,具有与所述防护件侧部的截面形状大致吻合的截面形状,
所述防护件侧部的所述大致圆形的直径,与所述防护件主体下部的所述两端的所述平坦面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轴节防护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件主体上部的铅直方向上的高度,与所述防护件主体上部的所述两端之间的距离的一半相比形成得较大,
所述防护件主体下部的铅直方向上的高度,与所述防护件主体下部的所述两端的所述平坦面之间的距离的一半相比形成得较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节防护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防护件主体下部,形成有沿铅直方向贯穿的贯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轴节防护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件侧部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地形成,该防护件侧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防护件主体的内部,
在所述支架部的与所述防护件主体相反侧的端部上,沿所述轴线方向形成有用于将该支架部固定在所述联轴节防护件的设置面上的长孔。
9.一种旋转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所述原动机;
所述被动机;
所述联轴节;和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联轴节防护件。
10.一种旋转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所述原动机;
所述被动机;
所述联轴节;和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轴节防护件,
所述被动机具有用于收容该被动机的规定的构成部件的收容部,
所述防护件侧部固定在所述收容部上,并以将所述收容部的开口部封闭的方式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所述被动机的所述构成部件进行支承的支承部,
所述防护件侧部以能够安装所述支承部的方式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55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