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连轧穿带过程中自动改善带钢秒流量平衡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38775.8 | 申请日: | 2014-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1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 发明(设计)人: | 盛志平;张梁;方斌;王金涛;张贺咏;刘贞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连轧穿带 过程 自动 改善 带钢 流量 平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连轧穿带工艺,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连轧穿带过程中自动改善带钢秒流量平衡的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改善穿带过程的秒流量平衡,提高轧制稳定性,以减少带钢头部轧破。
背景技术
热连轧穿带是一个复杂的工艺变化过程,要求带钢在各个机架间产生大变形的同时,快速平稳地通过多个精轧机架,如图1所示。由于目前各工序技术的局限性,绝对理想的轧件是不存在的,穿带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因秒流量不平衡引发的活套不稳或者浪形问题,这些因素都影响精轧稳定性。其中秒流量平衡问题尤为突出,极易引起机架间活套不稳,导致起大套或者拉钢,引起扎破或者宽度拉窄。
秒流量平衡的实质是各个机架出口带钢厚度与速度乘积恒定,其中带钢的厚度问题通过轧机刚度的精确标定以及完善的自学习系统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难点在于速度匹配,由于带钢受到轧辊的挤压产生向前向后的滑动,因此机架出口带钢的速度通常略大于该机架轧辊的速度。如图2所示,其两者的比值称为前滑值f,根据精轧设定时通过各个机架出口带钢的理想速度Vout和f,计算出轧辊速度设定值V,因此f计算(其取值范围及其影响?)的精度直接影响各个机架的速度匹配。
带钢速度与轧辊速度的关系,两者关系表达式为:
V=V out/f (式1)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关于f的计算公式多种多样,以往1580热轧产线前滑计算公式比较简单,只包含了相对压下率的影响,轧辊速度设定流程如图3所示。
其他一些新建产线(如宝钢1880热轧)的前滑计算公式较1580更加复杂,考虑的因素更多,例如张力的影响。虽然公式种类多样,但是f的计算精度却往往不能保证。
这是因为影响机架间秒流量的因素非常多,例如润滑条件、温度、负荷、轧辊材质、轧辊直径(图4)等等,而目前没有一个前滑公式可以将上述因素都包含进去,因此当外界工艺条件变化时,使用固定公式的缺陷就暴露了出来,往往出现机架间起套或拉钢的情况,需要操作人员根据实际的情况手动干预才能保证顺利穿带。
另外,操作工的手动干预有如下缺点:
1.正确的干预需要在看到实际情况之后再动作,这是事后发生的,时间上具有“滞后性”,不能完全避免质量损失;
2.干预有两个途径,一是速度手调节速度,而是压下手干预辊缝,通过变化厚度带影响秒流量,但是这种方式会影响厚度精度,同时会影响厚度自学习,造成下一块钢厚度设定不准,进一步影响秒流量平衡,造成恶性循环;
3.长期的手动干预加重了操作负担,也容易使操作工养成提前干预的习惯,但是提前干预具有不确定性,往往会造成误干预,起到反作用。
由于通常的热轧产线,例如,1580产线的薄板轧制量多,具有变形负荷大、穿带速度快的特点,秒流量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产线,轧破、边损等问题非常突出,轻则造成质量损封锁,重则损伤轧辊,增加辊耗,最严重的甚至造成废钢,损伤设备,带来巨大损失。因此,追求穿带过程的自动化一直是热轧领域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连轧穿带过程中自动改善带钢秒流量平衡的方法,所述方法绕开繁琐复杂的前滑计算公式,寻找一种能够自动调节机架间秒流量匹配的方法,使得秒流量匹配越来越合理,从而提升穿带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连轧穿带过程中自动改善带钢秒流量平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热连轧穿带过程中,取代以往的V辊=V钢/f,设定
Vi辊=Vi辊q*ΔVi,
其中,Vi辊和Vi辊q分别代表热连轧精轧机组本块钢和前一块钢在i机架的辊速,
ΔVi为i精轧机架降速率,
△vi=△vtmpi·K1+△vopei·K2+△vgapi·K3 (式10)
其中,
ΔVtmpi为基于活套角度计算的降速率,
ΔVopei为基于速度手对机架速度的干预转化的降速率,
ΔVgapi为基于压下手对辊缝的干预转化的降速率,
ΔVi的取值范围为±5%;
K1、K2和K2为增益系数,范围分别在0.1-1。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热连轧穿带过程中自动改善带钢秒流量平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87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热轧Cr‑Mo合金钢钢管冷床弯曲变形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辊抱芯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