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副驾驶刹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1480.9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薛桂龙;王维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桂龙 |
主分类号: | B60T7/06 | 分类号: | B60T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副驾驶 刹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刹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驾驶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之前的刹车是在副驾驶车座的下面,脚蹬是上下形式,脚通过垂直向下踩脚蹬完成刹车过程,这就给副驾驶造成诸多不便,一是匆忙时不能准确找到脚蹬的位置,从而不能及时刹车,二是刹车过程是从上向下踩给刹车人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驾驶刹车装置,它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将刹车放在副驾驶的位置并与主驾驶的刹车相连接,通过副驾驶踩刹车带动主驾驶刹车从而完成车子的刹车效果,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第一连接套3、支架4、轴5、弹簧6、脚蹬7、拉线8、固定件9、第一前顶杆10、第二前顶杆11、第二连接套12、滑轮13、第一螺丝14、第一铁片15、第二螺丝16、第三螺丝17、第二铁片18、第四螺丝19、固定板20、卡扣21组成;第一底板1与第二底板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套3连接,第一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支架4,支架4上设置有轴5,轴5上设置有弹簧6,脚蹬7通过轴5与支架4连接,第二底板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件9,拉线8的一端穿过固定件9绕设在轴5上,拉线8的另一端穿过滑轮13固定在卡扣21上,且卡扣21卡设在主驾驶的刹车上,滑轮13设置在第一前顶杆10的一端,第一前顶杆10与第二前顶杆1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套12连接,第二前顶杆11上设置有第一螺丝14,第一铁片15的一端通过第二螺丝16固定在第二前顶杆11的一端,第二铁片15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螺丝17固定在第二铁片18上,第二铁片18的一端通过第四螺丝19固定在第二前顶杆11的端部,第二铁片18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20。
所述的第一底板1与第二底板2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套3调节倾斜程度,使其与车头内部斜度保持一致。
所述的第一前顶杆10与第二前顶杆11之间可通过第一螺丝14调节倾斜度。
所述的第一螺丝14是由一个长螺丝和三个螺丝母组合而成,其中一个紧挨着第一前顶杆10的螺丝母用来固定的,其他两个螺丝母是可以调节的,从而角度可以变大可以变小,与主驾驶的倾斜度一致,行驶更加安全可靠。
所述的固定板20卡设在车座上,防止踩刹车时前顶杆前后移动,固定板20的角度可由第一铁片15和第二铁片18调节,两铁片的位置可根据车内情况而互换位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将刹车放在副驾驶的位置并与主驾驶的刹车相连接,通过副驾驶踩刹车带动主驾驶刹车从而完成车子的刹车效果,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第一连接套3、支架4、轴5、弹簧6、脚蹬7、拉线8、固定件9、第一前顶杆10、第二前顶杆11、第二连接套12、滑轮13、第一螺丝14、第一铁片15、第二螺丝16、第三螺丝17、第二铁片18、第四螺丝19、固定板20、卡扣21组成;第一底板1与第二底板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套3连接,第一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支架4,支架4上设置有轴5,轴5上设置有弹簧6,脚蹬7通过轴5与支架4连接,第二底板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件9,拉线8的一端穿过固定件9绕设在轴5上,拉线8的另一端穿过滑轮13固定在卡扣21上,且卡扣21卡设在主驾驶的刹车上,滑轮13设置在第一前顶杆10的一端,第一前顶杆10与第二前顶杆1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套12连接,第二前顶杆11上设置有第一螺丝14,第一铁片15的一端通过第二螺丝16固定在第二前顶杆11的一端,第二铁片15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螺丝17固定在第二铁片18上,第二铁片18的一端通过第四螺丝19固定在第二前顶杆11的端部,第二铁片18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20。
所述的第一底板1与第二底板2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套3调节倾斜程度,使其与车头内部斜度保持一致。
所述的第一前顶杆10与第二前顶杆11之间可通过第一螺丝14调节倾斜度。
所述的第一螺丝14是由一个长螺丝和三个螺丝母组合而成,其中一个紧挨着第一前顶杆10的螺丝母用来固定的,其他两个螺丝母是可以调节的,从而角度可以变大可以变小,与主驾驶的倾斜度一致,行驶更加安全可靠。
所述的固定板20卡设在车座上,防止踩刹车时前顶杆前后移动,固定板20的角度可由第一铁片15和第二铁片18调节,两铁片的位置可根据车内情况而互换位置。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将刹车放在副驾驶的位置并与主驾驶的刹车相连接,通过副驾驶踩刹车带动主驾驶刹车从而完成车子的刹车效果,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桂龙,未经薛桂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14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