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本体移动的定向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1135.7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9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孟东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东昕 |
主分类号: | B25H1/00 | 分类号: | B25H1/00;A47B91/06;G05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本体 移动 定向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移动工作台内驱动本体移动的定向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移动工作台被广泛地应用到家居、医疗、机械等诸多领域,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移动工作台在移动的过程中多数需要人工挪动、手工操作移动或外挂设备曳引,无法实现移动工作台的自动定向行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动作可靠、操作便捷、维修方便;为了解决现有移动工作台在移动过程中需要人力、人工手动及借助外部动力设备来完成,无法实现移动工作台的自动定向行走,进而提供一种用于移动工作台内驱动本体移动的定向行走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电机、第一同步轮、底架、同步带、第一行走轮、第二同步轮、驱动轴、第二行走轮、第二辅助行走轮、第一辅助行走轮、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设置在移动工作台的底架的内部,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并列设置,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同步轮固定连接,第一同步轮经同步带与第二同步轮连接,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第二同步轮两侧的底架下端,第一行走轮设置在第一轴承座外侧与驱动轴的一端连接,驱动轴上串联连接第一行走轮、第二同步轮、第二行走轮,第二行走轮经第二轴承座外部与驱动轴的端部连接。所述电机为直流减速电机并固装在移动工作台底架的内部。所述的第一辅助行走轮和第二辅助行走轮分别平行于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并设置在移动工作台底架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1.本实用新型放置在移动工作台底架内下部,由电机做为动力源,由同步带传动将扭矩传递到驱动轴上,再由驱动轴分配给两个行走轮。两个行走轮与驱动轴均为固定连接,使之同时获得定比传动,保证行走的平稳性和准确性。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当移动工作台需要动作时,给电机一个输出信号,电机转动并通过传动链使行走轮转动,移动工作台整体做水平定向移动,通过变换输出信号或设置信号控制点,可使电机获得反正转或停止运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带动移动工作台做定向往复运动,连续完成移动工作台的行走和停止。3.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动作可靠、操作便捷及造价低等优点。4.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家居、医疗、机械等方面的间歇输送平台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沿B-B处结构原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它包括电机1、第一同步轮2、底架3、同步带4、第一行走轮5、第二同步轮6、驱动轴7、第二行走轮8、第二辅助行走轮9、第一辅助行走轮10、第一轴承座11、第二轴承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1设置在移动工作台的底架3的内部,第一同步轮2、第二同步轮6并列设置,电机1的输出轴与第一同步轮2固定连接,第一同步轮2经同步带4与第二同步轮6连接,第二轴承座12、第一轴承座11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第二同步轮6两侧的底架3下端,第一行走轮5设置在第一轴承座11外侧与驱动轴7的一端连接,驱动轴7上串联连接第一行走轮5、第二同步轮6、第二行走轮8,第二行走轮8经第二轴承座12外部与驱动轴7的端部连接。所述电机1为直流减速电机并固装在移动工作台底架3的内部。所述的第一辅助行走轮10和第二辅助行走轮9分别平行于第一行走轮5和第二行走轮8并设置在移动工作台底架3的内部。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电机1设置在工作台的底架3的内部,第一同步轮2和第二同步轮6并列设置,电机1的轴伸与第一同步轮2连接,第一同步轮2与第二同步轮6之间通过同步带4连接,第二轴承座12和第一轴承座11由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在第二同步轮6两侧的底架下端,第一行走轮5可转动设置在第一轴承座11外侧与驱动轴7的一端连接,第一行走轮5与第二同步轮6及第二行走轮8由驱动轴7同轴连接,第二行走轮8可转动设置在第二轴承座12外部与驱动轴7的另一端连接。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轴承座11和第二轴承座12均固装在移动工作台底架3的下端。如此设置,便于牢固地支撑行走轮及承受同步带4对驱动轴7产生的径向拉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辅助行走轮10和第二辅助行走轮9,第一辅助行走轮10和第二辅助行走轮9分别平行于第一行走轮5和第二行走轮8并设置在移动工作台底架3内下部。如此设置,使行走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东昕,未经孟东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11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