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晶闸管模块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5404.0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6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其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双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0 | 分类号: | H01L23/40;H01L23/31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闸管 模块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高压设备上的晶闸管模块器件。
背景技术
在电气、电工、电力电子和机电领域中,需要包括晶闸管模块在内的模块为高压设备的主要元器件。现有晶闸管多为单个晶闸管模块的结构,使用时需要另配置加散热器进行二次散热,散热性能不好,成本也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散热性能和安全性能好的晶闸管模块器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所提供的晶闸管模块器件由一块铝制散热器和三个并联固定于散热器上的独立晶闸管模块组成。通过上述的将多个晶闸管模块直接固定在散热器上的形式,优化了产品结构,避免了二次散热,提高了散热性能,缩小了安装的空间,节约了产品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各晶闸管模块直接用螺丝固定于散热器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晶闸管模块中的主端子、门极端子、晶闸管管芯和陶瓷绝缘片(陶瓷垫片)通过导电铜线及门极引线连接在一起,并装置于绝缘树脂外壳内部,焊有芯片和引出线的陶瓷绝缘片用螺丝固定在铝制散热器上,上部装有弹簧压板的晶闸管管芯设置在陶瓷绝缘片上。上述结构中,将焊有芯片和引出线的陶瓷绝缘片焊接在铝制散热片上,使陶瓷绝缘片起到端子与铝制散热器之间的绝缘作用,并在焊接处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从而使整个器件有好的热耗散和好的抗热疲劳性。晶闸管结构的模块电热连接时通过在芯片上加很大的压力来完成的,在芯片与压力段之间由陶瓷绝缘片隔离,以便绝缘,再在绝缘树脂外壳内灌注环氧树脂,从而提高了模块的气密性。铝制散热器与晶闸管模块外壳之间用加有填料的硅橡胶密封,通过这种双重密封结构提高了耐潮湿性能,使模块器件的性能得以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组装方便、成本低廉、接触可靠、工作性能稳定、散热性能及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可满足本领域多种特殊用途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该晶闸管模块器件结构俯向面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之底侧向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晶闸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分别为:1-主端子,2-导电铜线,3-门极端子,4-门极引线,5-绝缘树脂外壳,6-散热器,7-晶闸管管芯,8-陶瓷绝缘片,9-环氧树脂,10-弹簧压板,11-阴极引线,12-晶闸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制作结构并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晶闸管模块器件由三个晶闸管模块12并列放置在铝制散热器6而组成,晶闸管模块12与铝制散热片6间由螺母连接,铝制散热器6与各晶闸管模块12的外壳之间用加有填料的硅橡胶密封。晶闸管模块12中的主端子1和门极端子3、晶闸管管芯7、陶瓷绝缘片8通过导电铜线2、门极引线4连接在一起,并装置于绝缘树脂外壳5内部。陶瓷绝缘片8上焊有芯片和引出线,而陶瓷绝缘片8又焊接在铝制散热器上6,起到端子与散热器之间的绝缘作用;上部装有弹簧压板10的晶闸管管芯7设置在陶瓷绝缘片8上,由于晶闸管管芯7是由弹簧压板10与陶瓷垫圈8通过在晶闸管管芯7上施加很大的力来完成的,避免了焊接结构的热疲劳问题,而且陶瓷绝缘片8比现有产品的环氧垫圈具有更好的耐高温和绝缘作用,器件组合好后,最后再由环氧树脂9浇灌于绝缘树脂外壳5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双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双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5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疗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注射林格氏溶液的滴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