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破窗逃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5209.8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唐自强;任洁;宋峰伟;祁高航;武鑫;秦博;吴超;陈振冬;武文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B60R21/02;B60Q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逃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破窗逃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破窗逃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轿车逐渐步入人们的家庭生活中,人们在选着轿车时也越来越更多的关注轿车的安全性。这里的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与被动安全性。例如安全气囊作为一种被动安全装置,能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保护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然而当车辆发生落水事故时,车辆会在2分钟内沉入水中。由于车辆落入水中后在车门内外形成一定的水位压力差,使得推开车门逃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于是在此危险情况下打破车窗成为了唯一逃生途径。但是,至今车辆上没有统一配备破窗专有逃生工具,即使目前存在的破窗器,也只能通过人工手动启动,对车辆破窗逃生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破窗逃生系统。该破窗逃生系统不仅能够主动识别落水险情,而且能向乘员发出声光报警;能在没有人员的介入情况下主动控制破窗执行器将车窗击碎;也可以由车内人员手动操控气体发生器控制破窗;同时该破窗逃生系统采用车载总线技术,成本低,推广性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车辆破窗逃生系统,包括:CAN-H线、CAN-L线、分别电连接CAN-H线和CAN-L线的传感器模块、分别电连接CAN-H线和CAN-L线的报警器模块、以及分别电连接CAN-H线和CAN-L线的破窗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第一微处理器、第一CAN控制器、第一CAN收发器以及固定安装在发动机舱的水位传感器,所述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水位传感器,输出端电连接第一微处理器的I/O接口;所述第一微处理器通过第一CAN控制器电连接第一CAN收发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CAN收发器分别电连接CAN-H线和CAN-L线;所述报警器模块包括:第二微处理器、第二CAN控制器、第二CAN收发器以及固定安装在仪表盘上的蜂鸣器;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I/O接口电连接蜂鸣器,所述第二微处理器通过第二CAN控制器电连接第二CAN收发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CAN收发器分别电连接CAN-H线和CAN-L线;所述破窗器模块包括:第三微处理器、第三CAN控制器、第三CAN收发器以及安装在车辆玻璃窗正面的自动破窗装置;所述第三微处理器通过第三CAN控制器电连接第三CAN收发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CAN收发器分别电连接CAN-H线和CAN-L线;
所述自动破窗装置包括电连接第三微处理器输出端的气体发生器、以及设置在车辆玻璃窗正面的气缸体,气缸体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设有底面;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在气缸体的开口端,所述气缸体的底面设有通孔;所述气缸体的内壁滑动配合有活塞,所述活塞靠近所述气缸体的底面设有撞头,所述撞头与所述通孔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报警器模块还包括警示灯,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I/O接口电连接警示灯。
所述破窗器模块还包括用于启动气体发生器的点火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为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所述点火器的一端设置在气体发生器的点爆装置上。
所述气缸体的底面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抵触所述活塞;所述导柱为环形导柱,所述活塞上设有与其对应的用于定位所述复位弹簧的凹形槽,所述撞头位于所述环形导柱的中心轴线。
所述气缸体的侧壁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靠近所述气缸体的底面。
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气缸体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气体发生器设有固定环,气体发生器的开口端设有向外的凸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凸环之间连接有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破窗逃生系统不仅能够主动识别落水险情,而且能向乘员发出声光报警;能在没有人员的介入情况下主动控制破窗执行器将车窗击碎;也可以由车内人员手动操控气体发生器控制破窗;同时该系统采用车载总线技术,成本低,推广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破窗逃生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破窗逃生系统的传感器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破窗逃生系统的报警器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破窗逃生系统的破窗器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破窗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5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手柄绿色环保供暖装置
- 下一篇:IPM型旋转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