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落水成员保护及防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6152.5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1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蒋楠梁;郝万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万鈞;蒋楠梁 |
主分类号: | B60R21/00 | 分类号: | B60R21/00;B60R21/01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456575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落水 成员 保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防护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落水成员保护及防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不同缺点,其中,专利号为201220456185.3的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该装置采用高压气体,并且高压气体容器安装在汽车后备箱内,由于高压气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安装于后备箱会减少汽车的储物空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车体的结构和功能;专利号为201220255386.7的一种汽车落水安全系统,该系统将气囊设于汽车顶部,从而改变了汽车的外形结构,影响了汽车的美观性,且无法用于敞篷汽车和全景天窗汽车,此外该系统采用的是手动触发的方式,在车辆落水后,人由于惊慌,会有一段时间的反应滞后和恐慌,导致不能正常触发,从而该套系统不一定能正确的工作;专利号为201220254221.8的一种汽车落水保护装置,该装置无法保证在车遭受撞击后落水仍能正常工作;专利号为201220323016.2的汽车落水浮起装置,该装置需要单独安装固定气囊的框,从而加重了汽车总量,并且改变了汽车原有的空气动力性;专利号为201220272013.0的汽车落水自动呼救装置,该套装置没有手动控制选项,若是自动控制系统受到损坏,则无法有效工作;专利号为201120192415.5的汽车落水自救装置,该装置采用水通反应药剂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的气体生成方式,由于雨天或雪天湿度较大,可能导致药剂失效从而无法正常工作;专利号为201110148366.X的一种汽车落水防沉方法及装置,该系统采用将气囊放于后备箱的方法,当后备箱中有很多重物时,气囊会无法打开,从而导致失效,且该装置只是延缓下沉,若是内部乘员不会游泳,该装置对于保护其人身安全仍是无用的;专利号为201210330632.5的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该装置只采用的是手动触发的方式,在车辆落水后,人由于惊慌,会有一段时间的反应滞后和恐慌,导致不能正常触发,从而该套系统不一定能正确的工作;专利号为201020226327.8的汽车落水应急浮起系统该套系统只是使车辆悬浮露出水面并保持单侧车门朝上,无法阻止车辆的下沉,此外,若是内部乘员不会游泳,该装置对于保护其人身安全仍是无用的;论文《汽车落水自动浮起和扶正系统控制设计研究》该论文有如下问题:1气囊布置于车门,改变了车辆外观,且气囊作用时车必须整体浸入水中,对车辆的保护不大;2气囊布置于车门外侧,汽车入水后可能地盘朝上;3系统采用水压传感器,对传感器要求较高,提高了成本;4必须汽车出厂时强制安装,因此没有了配件应该具有的功能;
此外,以上的所有发明及论文还均没有系统的电路和反应装置自动可靠性检测,且没有以几个独立发生装置拼凑在一起的方式,并均没有对气体反应刚开始产生的大量气体对整个管路产生巨大冲击的处理,没有对遇到车祸,车辆一侧变形后系统的工作稳定性的考虑;涉及自动控制的部分没有合理的考虑到系统雨雪天误触发的情况;以上所有系统均未考虑对车辆自身的保护,汽车未启动时均无法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落水成员保护及防沉装置,以达到保障落水汽车内人员安全、减少车辆的报废率、确保装置在车辆未启动或车祸时正常工作、避免误触发、实现手动或自动触发、保证汽车原有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简化设备更换和检修、避免人员二次伤害、减低成本的目的。
一种汽车落水成员保护及防沉装置,该装置包括气压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震动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应变传感器、控制室、气体反应室、储气瓶、气囊、真空袋和手动开关,其中,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端、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三轴陀螺仪的输出端、震动传感器的输出端、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应变传感器的输出端和手动开关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室内中控器的多路输入端,控制室内中控器的多路输出端分别连接气体反应室内的电子雷管,气体反应室内的反应药剂室连接储气瓶,所述的储气瓶连接气囊的导气管和真空袋的导气管,控制室内的独立电源与汽车内的车载电源连接;
所述的气压传感器设置于储气瓶出气口与气囊的导气管进气口之间的主通气管上;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气体反应室内的反应药剂室内,并另设置一个湿度传感器于控制室内;三轴陀螺仪水平设置于汽车车体的驾驶室内;震动传感器设置于汽车发动机盖上;液位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汽车前方引擎盖内左右两侧,发动机下2~3厘米处,两个液位传感器前后相距0.5米~1米;应变传感器设置于气囊上;气囊固定设置于汽车车轮内侧的车身上;真空袋固定设置于气囊上;手动开关设置于汽车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万鈞;蒋楠梁,未经郝万鈞;蒋楠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6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明治结构的高强度湿法软PU天窗拉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葵仁乳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