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三极管双排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1332.8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5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3/4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三极管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三极管双排框架。
背景技术
三极管引脚是实现三极管芯片电学连接的导体,也是固定三极管芯片的支架,通常的材质为铜带,铜带通过连续冲压处理制成沿着铜带排列的三极管引脚结构,伴随着成本降低的压力,在三极管引脚排列设计方面需要考虑铜带材料的最大化使用,以降低成本。
有鉴于上述三极管引脚的生产需要,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积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改进成型结构的三极管引脚,能够适应降低成本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满足三极管引脚的降低成本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三极管双排框架,呈带状,沿着带状的新型三极管双排框架的两条长边分别有一排三极管引脚组件,所述的一排三极管引脚组件由尺寸相同、引脚相互平行、并且均匀间隔的三极管引脚组件组成,三极管引脚组件由基极导电接触面、集电极导电接触面、发射极导电接触面和引脚组成,基极导电接触面、集电极导电接触面和发射极导电接触面分别连接相互平行的引脚,基极导电接触面、集电极导电接触面和发射极导电接触面呈品字形分布,在距离带状的新型三极管双排框架的两条长边1毫米到5毫米的位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连通部位连接的相互平行的引脚,相邻的三极管引脚组件分别位于带状的新型三极管双排框架的两条长边,相邻的三极管引脚组件的引脚相互错开平行分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更好地,所述引脚的横截面呈矩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引脚平行排列,这样冲压去除的铜带材料减少,铜带的利用率提高,进而降低了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空间型态上确属创新,并较现有产品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且结构简单,适于实用,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其在技术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中,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特征部份的概述,为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单个三极管引脚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极管双排框架的一段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三极管引脚组件;2、集电极导电接触面;3、基极导电接触面;4、发射极导电接触面;5、引脚;6、连通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三极管双排框架,呈带状,沿着带状的新型三极管双排框架的两条长边分别有一排三极管引脚组件,所述的一排三极管引脚组件由尺寸相同、引脚5相互平行、并且均匀间隔的三极管引脚组件1组成,三极管引脚组件1由基极导电接触面3、集电极导电接触面2、发射极导电接触面4和引脚5组成,基极导电接触面3、集电极导电接触面2和发射极导电接触面4分别连接相互平行的引脚5,基极导电接触面3、集电极导电接触面2和发射极导电接触面4呈品字形分布,在距离带状的新型三极管双排框架的两条长边1毫米到5毫米的位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连通部位6连接的相互平行的引脚5,相邻的三极管引脚组件1分别位于带状的新型三极管双排框架的两条长边,相邻的三极管引脚组件1的引脚5相互错开平行分布。引脚5的横截面呈矩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科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科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13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容错功能的三相四桥臂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英语教学用演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