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副驾驶用汽车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9935.1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樱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04 | 分类号: | B60T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祖志翔 |
地址: | 2018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副驾驶 汽车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副驾驶用汽车制动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买车学车的人数不断增加。根据交通法规,普通人成为合格的驾驶员之前要通过规定的考核,不少人为掌握汽车驾驶技术选择了去驾校学习。上车练习是学习驾驶必需的实践环节,驾校一般都备有教练车供学员练车用。学员由于接触汽车的时间有限,上车后经常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时而会误将油门踏板当作刹车踏板踩踏,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现有教练车上都设有副刹车装置,一旦学员出现误操作,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教练员就可以通过副刹车装置紧急刹车,防止意外的发生。
驾校培训后通过考核取得驾驶执照并非意味着就成为了熟练的车辆驾驶员,许多持证的“本本族”实践经验不足,驾驶技能生疏,由此而引发的严重事故屡见不鲜。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中国已成为汽车的生产及消费大国,目前我国机动车的社会保有量约1亿辆。每年不断涌现的数量巨大的“本本族”们成了隐形的“马路杀手”,驾驶技术不熟练引发的重大恶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频出现,多少无辜的生命被无情吞噬,无数宝贵的财产被白白毁灭。由此提出了,现有私家车能否像教练车一样设置副驾驶用汽车制动装置,这样新手在开车时可以由坐在副驾驶座上的老手陪同,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老手可以果断采取刹车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使新手巩固架车技能,增加实践经验,相当于变向延长了学车时间。
目前,现有各种教练车的副驾驶用汽车制动装置一般采用的是用钢管或钢条制成的杠杆传动机构,其存在有下列缺陷:(1)安装时必须在汽车上打孔,从而改动原车的结构,这种破坏性的安装显然不适应私家车;(2)安装难度大、费用高,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安装;(3)由于汽车车型繁多,每种车型的驾驶室内部尺寸都各不相同,故而制动装置必须针对具体安装车辆来单独制造,因此现有的副驾驶用汽车制动装置无法产业化生产;(4)即使已出现少数无需改动原车结构的副刹车装置,但由于采用液压传动机构,因此存在有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和易漏油导致污染驾驶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驾驶用汽车制动装置,能够不破坏原车结构安装在机动车的驾驶室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便于大批量生产的优点,并且能够适应各种车型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副驾驶用汽车制动装置,包括通过刹车线连接起来的主驾驶部件和副驾驶部件,所述主驾驶部件包括有前支撑架、后支撑架、横支撑杆、一对滚轮和踏板夹,其中,一对滚轮设置于前支撑架的前端,后支撑架滑动地连接于前支撑架的后端,横支撑杆横向且可拆卸地安装于后支撑架的后端;所述副驾驶部件包括有外壳、转轴杆、行程杆、踏板、行程轴、两拉簧、左导轨、右导轨、刹车线固定块、十字管和底板,其中,外壳的上壁开设有通槽,转轴杆和行程杆的上端伸出该通槽之上,转轴杆的下端铰接于外壳的前部,行程杆的上端铰接于转轴杆的上部,踏板连接于转轴杆的上端,行程杆的下部设有长腰槽,左导轨和右导轨平行对称地固定于外壳的前部,行程轴穿置于行程杆的长腰槽中且两端沿左导轨和右导轨的上面前后滑移,两拉簧对称布置,并且一端固定连接于行程轴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壳的后部,刹车线固定块固定于外壳的中部,十字管连接于刹车线固定块上,底板固定于外壳的底部;所述刹车线一端穿过主驾驶部件的一对滚轮之间与踏板夹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副驾驶部件的十字管并且固定连接于行程轴的下端。
所述的踏板夹上设置有夹固汽车刹车踏板的紧固螺丝和固定所述刹车线的蝴蝶螺丝。
所述的前支撑架与后支撑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螺丝。
所述的前支撑架的前部呈L形翘起状。
所述的副驾驶部件还包括有转轴和转轴压块,所述转轴杆的下端通过一轴承连接该转轴,所述转轴压块将该转轴压固于外壳上。
所述的副驾驶部件还包括有踏板胶皮,该踏板胶皮套置于所述踏板的外周。
所述的副驾驶部件还包括有若干脚垫,该脚垫贴置于底板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封闭、小巧、成本低廉;
2、安装方便,不需破坏原车结构,有利于私家车的使用;
3、通用性强,能够适应各种车型的车辆,便于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驾驶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副驾驶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樱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嘉樱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9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车中间电气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洗涤液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