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传动的内齿轮输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8527.X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2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戴益民;章宇顺;孙茂青;杨孟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鑫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F16H57/023;F16D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传动 齿轮 输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齿轮传动,具体涉及一种行星传动的内齿轮输出结构。
背景技术
行星齿轮传动是一新型、高效的传动形式,与普通齿轮传动相比,当它们的零件材料和机械性能、制造精度、工作条件等均相同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范围大、承载能力高、寿命长、适用面广等特点,因此它常被用作减速器、增速器、差速器和换向机构以及其它特殊用途,可满足于多种不同的工作条件。但行星传动各轮齿数不能随意选取,必须根据行星传动的特点,满足邻接条件、同心条件和装配条件,才能进行正常传动,故行星传动受到相关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一般情况下,行星齿轮的输出轴均采用键连接,在加工时要求键槽的中心线要和固定齿槽的中心线所在平面重合,如果出现误差就可能导致齿轮无法装配,给加工制造及装配带来麻烦,还会因为其特殊的要求增加一定的制造成本,而且端盖上的轴承孔与箱体上的孔有同轴度要求,并要求进行组合加工,也会增加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方式简单的行星传动的内齿轮输出结构。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行星传动的内齿轮输出结构,包括输入齿轮、行星轮轴、胀紧套和压板,所述行星轮轴的轴端通过所述胀紧套联结在所述输入齿轮的内环中,所述联结端面由所述压板压紧,输入齿轮和行星轮轴由键连接改为胀紧套连接,不仅便于装配,而且无需加工出键槽,可减少行星轮轴的加工成本。
进一步,所述行星轮轴上套有轴承,所述轴承装配在与所述行星轮轴相适配的行星架的轴承孔中,加工时只需对行星架的轴承孔进行镗孔加工,无需与轴承座进行组合加工,减少了加工成本,且省去了原本用于轴承座的轴向尺寸。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输入齿轮的外齿可随意配齿,齿数只需满足传动比、邻接条件和同心条件即可,无需满足装配条件,且装配和加工方法简单,可广泛的用于减速器、增速器、差速器和换向机构等,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种行星传动的内齿轮输出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输入齿轮3、行星轮轴1、胀紧套4和压板5,行星轮轴1的轴端通过胀紧套4联结在输入齿轮3的内环中,联结端面由压板5压紧,行星轮轴1上套有轴承,轴承装配在与行星轮轴1相适配的行星架2的轴承孔中。
输入齿轮3和行星轮轴1由键连接改为胀紧套4连接,不仅便于装配,而且无需加工出键槽,可减少行星轮轴1的加工成本;加工时只需对行星架2的轴承孔进行镗孔加工,无需与轴承的轴承座进行组合加工,减少了加工成本,且省去了原本用于轴承座的轴向尺寸。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鑫传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鑫传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85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闸阀
- 下一篇:一种拉幅定形机加油轨道被动链轮润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