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辅助延迟供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7378.0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0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邵恩坡;范正伟;朱华;李金学;徐寅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恩坡 |
主分类号: | F02B39/14 | 分类号: | F02B39/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废气 涡轮 增压 辅助 延迟 供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润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辅助延迟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废气涡轮增压器在大中型柴油机上的应用已经普遍,它对提高发动机的充气量、提高发动机功率有明显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现有不少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寿命比较短,其现象是增压器阀体漏油,有异常声响。有的还会造成润滑油被吸入进气涡壳而进入气缸,造成烧机油,使燃烧室严重积炭。
产生增压器早期损坏缩短使用寿命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驾驶人员操作不当,发动机高速运转后立即熄火,另一个是增压器本身润滑系统结构造成的。
汽车用废气涡轮增压器是利用排气的能量冲击涡轮机转动,通过一个轴带动另一端的压气机转动,实现向进气系统压气的目的。涡轮机的转速可高达每分钟十万转,它的润滑是通过发动机内的机油泵向涡轮机压送一定压力的润滑油,实现压力润滑。润滑后的机油通过回油管流回油底壳。
当发动机高速运转后熄火,机油泵立刻就停止了供油,可是涡轮机的轴还在高速运转,而且还将继续运转一段时间才能停下来,这段时间涡轮机轴处于无润滑状态,接近于干摩擦,温度会很快升高,会增加轴承的磨损,对泵轴油封的寿命影响很大,如果驾驶员有高速运转后立即熄火停车的习惯(有的老司机喜欢在熄火前猛轰两脚油门),那么将严重影响涡轮机的使用寿命。经过广泛检索,尚未发现有相关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柴油车熄火后不再向废气涡轮增压器供油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进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辅助延迟供油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辅助延迟供油装置,包括涡轮增压器,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包括外壳,在外壳的两边分别连接涡轮机和压气机,涡轮机通过旋转轴连接压气机,在旋转轴上还连接轴承。在外壳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密封圈,在外壳上还设有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使润滑油从进油管道进入涡轮增压器润滑后经出油管道流回油底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涡轮增压器上连接阀体,阀体的后端为开口结构,在开口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储油罐,在储油罐上连接回油管道的一端,回油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后三通阀。在回油管道内设有限流阀,限流阀上设有限流孔,限流阀的作用是防止发动起启动初期过多的机油通过回油管流回到油底壳,影响涡轮机的润滑油数量。后三通阀又与出油管道和油底壳管道相连接。
在阀体的后端,在其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调整端盖,在调整端盖上设有两个端盖油孔,阀体通过端盖油孔和储油罐相通。在阀体内设有滑动配合的主阀门,所述的主阀门为带有阶梯的开口筒,在阶梯和调整端盖之间连接一个主阀门弹簧,主阀门弹簧在一直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主阀门的开口处连接底板,在底板上过中心线设有中央油孔,润滑油通过中央油孔进入主阀门内推动副阀门运动。主阀门的阀底与端盖油孔相配合,当主阀门被润滑油向前推动后,可将调整端盖上的端盖油孔关闭。
在主阀门的阀底过中心线设有通孔,在主阀门内设有滑动配合的的副阀门,所述的副阀门的底部设有底座,在底座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与通孔相配合,且可在通孔内上下移动。在底座和主阀门的阀底之间设有一个副阀门弹簧,副阀门弹簧在一直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在阀体内的一侧设有侧孔, 侧孔通过阀门体的阀门壁进行关闭和开通。阀体油腔通过侧孔与储油罐相连通。
在阀体的前端设有管道,管道连接前三通阀的其中一个出口,前三通阀另一出口和入口还分别连接增压器的进油管道和机油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副阀门的导向柱上设有至少一个调整垫圈,用于调节副阀门弹簧的弹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工作稳定可靠,对原车的润滑装置改动小,且不会对车辆增加额外的功率消耗,即使本装置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原车的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辅助延迟供油装置,包括涡轮增压器20,所述的涡轮增压器20包括外壳1,在外壳1的两边分别连接涡轮机4和压气机5。涡轮机4通过旋转轴6连接压气机5,在旋转轴6上还连接有轴承2。在外壳1上分别设有进油管道8和出油管道7,进油管道8和出油管道7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恩坡,未经邵恩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7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