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一体化陶瓷管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6852.8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5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郑维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海鼎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02 | 分类号: | H01L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一体化 陶瓷 管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半导体管壳的结构,属电力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半导体陶瓷管壳阴极的和阳极的结构是:阴极铜块1和阴极法兰2焊接组成管壳阴极;阳极法兰3和陶瓷4、阳极密封环5和阳极铜块6焊接组成管壳阳极。如图1所示。
该结构存在的缺点是:焊缝多,一套陶瓷管壳有四个焊接点,焊接漏气的概率增大,气密性降低;同时焊缝多,导致焊料(银焊料)的消耗增多,不利于材料的节省;铜块通过焊料和法兰或密封环连接,在高温焊接后,由于焊料和铜块的膨胀系数不同,在冷却时,会导致铜块表面的平面度变差,影响半导体器件的电性能和导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传统结构陶瓷管壳的缺点,提供一种阴极不需要焊接,阳极铜块和密封环也不需要焊接的新型一体化陶瓷管壳,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管壳阴极只有一个单一阴极,通过车加工出法兰;管壳阳极由阳极法兰、陶瓷环、以及阳极铜块组成,阳极铜块通过车加工形成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图2)与传统结构(图1)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减少了两个焊接位置A和B,焊接位置剩下2个,增加了管壳气密性。
2、在制作过程中与传统结构相比,减少了焊料的消耗。
3、铜块和法兰以及密封环无焊接,提高了管壳台面的平面度。
附图说明
图1传统陶瓷管壳结构示意图;
图2本新型实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陶瓷管壳阴极只有一个单一阴极1(通过车加工出法兰);管壳阳极由阳极法兰2;陶瓷环3;以及阳极铜块4(通过车加工出密封环)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海鼎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海鼎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68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频调速器用温度检测模块
- 下一篇:一种高功率激光光纤耦合器温度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