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电极连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0310.0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6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夏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郭云 |
地址: | 4000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电极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电动汽车底盘换电系统中的电极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开发热点,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开发的重点,各大汽车企业都在投入巨资进行研发。现有的电动汽车一般采用充电的方式进行电能补充,受充电时间长、续驶里程短等问题的制约,我国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极不理想。因此,快速换电解决方案正在被重视,但如何实现电池包与车身电系统之间快速、可靠地连接,是行业内正努力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极连接机构,用于电动汽车快速底盘换电系统高压电、控制线的可靠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车电极连接机构,在连接器头壳体(9)的左右两端开有插孔(10),各插孔(10)中均设置有第一齿条(11),该第一齿条(11)与小齿轮(12)啮合,且第一齿条(11)的前端由第一弹簧(13)限位,在左右两边小齿轮(12)的轴上均同轴安装有大扇齿(14);所述连接器头壳体(9)中设有连接器头(15),在连接器头(15)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第二齿条(16),各第二齿条(16)与对应的大扇齿(14)相啮合,在所述连接器头(15)的中部穿设控制器连接座(17),该控制器连接座(17)的一侧装有第二高压正极接电柱(18),控制器连接座(17)的另一侧装有第二高压负极接电柱(19)。
本实用新型与电极连接器座配合使用,电极连接器座的座体固定于座体安装盒上,座体安装盒固定在电池包的前端。在座体的前端面设有密封环,座体的中部穿设控制器连接头,该控制器连接头的一侧安装第一高压正极接电柱,另一侧安装第一高压负极接电柱。并在所述密封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顶销,两个顶销相互平行。
第一高压正极接电柱与电池包内的高压正极相连,第一高压负极接电柱与电池包内的高压负极相连,控制器连接头与电池包内的CAN线相连;第二高压正极接电柱与电动汽车整车的高压正极相连,第二高压负极接电柱与整车的高压负极相连,控制器连接座与整车的CAN线相连。
在更换电池包的时候,先将已有的电池包从底盘上卸下,接着用换电机器将换电电池包顶升到底盘上,并使电池包向前移动一段距离L1,座体随电池包向前移动L1,座体上的顶销向前移动,并推动第一齿条移动距离L2,第一齿条带动安装于连接器头壳体内的小齿轮转动,大扇齿随小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齿条及连接器头向后移动,由于大扇齿齿数数倍于小齿轮齿数,所以连接器头移动的距离是第一齿条移动距离的数倍,这样放大了连接器头的移动距离。连接器头在顶销的推动下,向后移动一个更大的距离,使得连接器头伸进密封环内,两对高压接电柱紧密连接在一起,高压电通向轿车。同时控制器连接头和控制器连接座插接,接通通讯、控制电路。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电池包与整车电系统之间的电路连接,使电动汽车底盘换电可以在3分钟内完成电能补充,既快捷又可靠,且换电过程全自动化,操作简单、方便。密封环将连接器头与座体之间的电连接部位完全遮掩,可以防水、防尘,以避免电路连接处受干扰或破坏。
所述第一高压正极接电柱(6)和第一高压负极接电柱(7)的前端为凸球面,第二高压正极接电柱(18)和第二高压负极接电柱(19)的后端为凹球面。以上结构通过凹凸球面配合,能够增大接电柱之间的接触面积,即使在角度、位置等有差异时,也能确保接电柱之间很好地进行接触。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加工制作及装配,所述插孔(10)为通孔,该插孔(10)的前端由堵头(22)封堵,所述第一弹簧(13)的前端由堵头(22)限位。
为了便于连接器头壳体装配,并使连接器头壳体安装牢靠,所述连接器头壳体(9)的前端一体形成有四个按矩形分布的支耳(9a),连接器头壳体(9)通过这四个支耳(9a)与电动汽车的底盘螺栓连接。
为了方便加工制作,降低生产成本,并达到良好的绝缘效果,所述连接器头(15)由PVC材料注塑成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电池包与整车电系统之间的电路连接,使电动汽车底盘换电可以在3分钟内完成电能补充,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绝缘性能好,防水、防尘等特点,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器头及其壳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0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