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PCB金属包边局部开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4257.1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8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生;严来良;文泽生;安国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联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晓霞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pcb 金属 局部 开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制电路板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改善PCB金属包边局部开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高频化是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无线网络、卫星通讯技术的日益发展,对电子设备中使用的PCB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电子产品的高频化发展趋势要求,出现了高频PCB。
目前在高频PCB的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对PCB进行金属包边(板边、槽边、孔边)处理,以防止PCB内层信号泄露而导致信号失真。在对PCB进行金属包边加工时,通常要求PCB的部分线路与金属包边断开,并使金属包边局部形成开窗,以防止焊接时短路;而同时金属包边断开位置又不能延伸到需要防止信号泄露的区域,因此高频PCB在进行金属包边处理过程中,通常存在开窗尺寸难以控制的问题,如果开窗尺寸过小,则容易导致线路焊接时锡与金属包边连接造成短路;如果开窗尺寸过大,则容易破坏金属包边区域,导致信号泄露,引起信号失真,因此需要对金属包边开窗尺寸及其精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PCB金属包边局部开窗的方法,以解决目前高频PCB制作过程中,金属包边开窗尺寸及其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PCB金属包边局部开窗的方法,包括:
S101、对高频PCB进行全板电镀,使板边、槽边、孔边铜厚控制为3μm ~10μm;
S102、对上述高频PCB进行外层图形制作,且使需要金属包边开窗对应板面位置的干膜比板边、槽边、孔边长0.05mm~0.10mm;
S103、对上述高频PCB进行图形电镀,使板边、槽边、孔边的铜厚控制在20μm ~30μm;
S104、进行外层蚀刻;
S105、对上述高频PCB进行第二次外层图形制作,且使需要金属包边开窗对应的板面位置比板边、槽边、孔边短0.05mm~0.15mm;
S106、对上述高频PCB进行第二次外层蚀刻,使开窗尺寸达到0~0.5mm,精度为+/-0.05mm,蚀刻后退膜和退锡。
进一步地,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对覆铜板进行开料,然后进行内层图形制作、AOI检测、压合、钻孔、等离子处理和沉铜。
进一步地,步骤S106之后还包括:对高频PCB进行AOI检测、阻焊、文字、表面处理、成型及电测。
进一步地,步骤S104中,外层蚀刻,蚀刻依线宽公差+/-10%控制,不退锡。
本发明通过对高频PCB进行第一次外层图形制作,使需要金属包边开窗对应板面位置的干膜比板边、槽边、孔边长0.05mm~0.10mm,在蚀刻后进行第二次外层图形制作,使需要金属包边开窗对应的板面位置比板边、槽边、孔边短0.05mm~0.15mm,之后进行第二次蚀刻,使开窗尺寸达到0~0.5mm,精度为+/-0.0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高频PCB进行二次图形制作和二次蚀刻的方式,实现了PCB金属包边局部开窗尺寸的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改善PCB金属包边局部开窗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在进行第一次外层图形制作时的PCB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在进行第一次外层图形制作时的PCB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在进行第一次蚀刻后金属包边局部开窗示图;
图5为本发明在进行第二次外层图形制作时的PCB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在进行第二次外层图形制作时的PCB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在进行第二次外层蚀刻时的金属包边局部开窗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发明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改善PCB金属包边局部开窗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首先对覆铜板进行开料,然后进行内层图形制作、AOI检测、压合、钻孔、等离子处理和沉铜处理。
之后为步骤S101、对高频PCB进行全板电镀,使板边、槽边、孔边铜厚控制为3μm ~10μm;
S102、对上述高频PCB进行外层图形制作,且使需要金属包边开窗对应板面位置的干膜比板边、槽边、孔边长0.05mm~0.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联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联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42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