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智能酶促发酵生产红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3481.4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9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汪辉进;赵行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辉进;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7000 安徽省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智能 发酵 生产 红茶 方法 | ||
1.一种人工智能酶促发酵生产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准备:春茶主要采一芽一、二叶茶树鲜叶,夏茶采一芽二叶鲜叶,秋茶采一芽一、二叶鲜茶叶;
(2)冷风萎凋:启动萎凋槽鼓风机,吹自然冷风进行萎凋,春季萎凋1.5-2.5小时;夏季、秋季萎凋1-1.5小时;
(3)热风萎凋:智能供热控温萎凋槽,在萎凋槽内通过热风进行萎凋;春茶萎凋叶温度≤38℃±1℃,通过智能控温系统控制温度,萎凋时间5-6小时;夏茶萎凋叶温度≤33℃±1℃,时间3-3.5小时;秋茶萎凋智能控制叶温34℃±1℃,时间≤3小时;此外,该萎凋槽还配置智能报警装置,一旦超越萎凋时间,可自动发出超时报警;
(4)加酶揉捻:揉捻40-50分钟,在揉捻10-15分钟后,均匀加入0.4%-0.5%糖化酶粉剂(以100公斤揉捻叶加入0.5公斤粉状糖化酶),然后再揉捻28-30分钟;
(5)解块筛分:通过机械抖动分筛,让揉捻团充分松散,不结块;
(6)酶促发酵:在智能控温、加湿、供氧发酵室内进行,春茶智能发酵室温度40℃±1℃,时间4-5小时,湿度80±1%;夏茶和秋茶发酵温度35℃±1℃,相对湿度90℃±5%,时间2-3小时,此外还采用智能供氧酶促发酵;
(7)热风初烘:应用热风连续烘干机,春初烘温度110℃±1℃,夏茶初烘温度95℃±5℃,秋茶92℃±1℃;
(8)热风足烘:春茶控温为95℃±1℃,夏、秋茶90℃-95℃,当烘叶含水量达8%,停止足烘;
(9)红外提香:用智能控温定时提香机提香,春茶提香温度85℃±1℃,时间30-35分钟,夏、秋茶75℃-83℃,时间20-30分钟,当茶叶含水率达到≤7%时,即停止;
(10)微波灭菌:春茶微波灭菌温100℃±1℃,夏秋茶微波灭菌90℃±2℃,时间10-15分钟;
微波灭菌作用是通过微波作用杀灭一切微生物或有害菌体,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11)成品贮放:灭菌后的成品红茶,放入密封铝箔袋或其它密封食品包装物,低温或常温贮藏均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辉进;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汪辉进;池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34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叶有光丝用喷丝板
- 下一篇:沼液浓缩用的过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