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最优阈值分割的织物疵点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16629.1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8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洲峰;李春雷;董燕;廖亮;王九各;闫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郑园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最优 阈值 分割 织物 疵点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最优阈值分割的织物疵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最优阈值选取和图像分割两部分,具体为:
一:最优阈值选取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图像分类
通过设定初始阈值T,把图像f={f(x,y),1≤x≤M,1≤y≤N}分为两类,具体公式如(1)和(2):
C1={f1(x,y)|fmin≤f(x,y)≤T} (1)
C2={f2(x,y)|T+1≤f(x,y)≤fmax} (2)
其中,fmin和fmax为图像灰度最小和最大值,T为分类阈值,fmin+1≤T≤fmax-1,C1表示第一类像素,C2表示第二类像素;
步骤2.两类像素的灰度均值和整幅图像平均灰度计算
设Ni是灰度值为i(fmin≤i≤fmax)的像素数,为图像总的像素数,则各灰度级出现的概率为:
C1类图像像素出现的概率为:
C1类图像像素的均值:
C2类图像像素出现的概率为:
C2类图像像素的均值:
整幅图像平均灰度:
步骤3.C1及C2类像素灰度值的类间方差计算
两类的类间方差计算公式如(9)所示:
σ2(T)=P1(μ-μ1)2+P2(μ-μ2)2 (9)
步骤4.C1及C2类像素灰度值的类内方差计算
类内方差如下:
第一类图像的类内方差为:
第二类图像的类内方差为:
步骤5.最优阈值计算
阈值的判决函数如公式(12)所示:
由公式(12)可知,表达式取值最大时对应的阈值,就是最优分割阈值;
二:图像分割
将图像中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与最优分割阈值比较,大于阈值的灰度值赋值为255,小于阈值的灰度值赋值为0,这样就可以将织物图像分为背景及疵点两类,如式(13)所示:
其中,th为最优分割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66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