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发动机启动系统和启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0524.3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9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久;刘国瑞;周小伟;凌和平;谢世滨;廉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20/10 | 分类号: | B60W20/10;B60W20/40;B60W10/06;B60W1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汽车 及其 发动机 启动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启动所述发动机的指令时,检测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当前车速;
当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当前车速大于等于预设车速时,控制所述混合动力汽车中变速箱生成的惯性扭矩输出至所述发动机的曲轴以启动所述发动机;
当所述变速箱为双离合变速箱且所述发动机启动时,判断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车速变化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如果是,控制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机增大输出扭矩以补偿所述惯性扭矩,其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变速箱的倒档轴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扭矩根据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车速生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变速箱为双离合变速箱时,控制所述混合动力汽车中变速箱生成的惯性扭矩输出至所述发动机的曲轴以启动所述发动机,进一步包括:
控制和所述双离合变速箱的输入轴相连的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的飞轮结合以将所述惯性扭矩传递到所述飞轮;
所述飞轮拖动所述发动机的曲轴运转以启动所述发动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动机启动后,控制所述离合器与所述飞轮分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离合器与所述飞轮结合时,所述双离合变速箱的倒档轴和所述倒档轴通过所述双离合变速箱的输出轴将所述惯性扭矩传递到所述双离合变速箱的输入轴。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惯性扭矩输出至所述发动机的曲轴时,根据启动所述发动机的指令控制所述发动机配合所述曲轴的运转进行点火、喷油、做功以使所述发动机启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发动机启动后,根据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当前车速控制所述变速箱以选择与所述发动机离合的档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判断所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否满足当前车速变换需求;
如果是,控制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机停止输出功率;
如果否,控制所述电机继续输出功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当前车速小于所述预设车速时,控制所述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启动电机以启动所述发动机。
10.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
发动机控制器,所述发动机控制器与所述发动机相连;
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当前车速;
变速箱,所述变速箱根据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车速生成惯性扭矩;
变速箱控制器,所述变速箱控制器与所述变速箱和所述电机控制器分别相连,当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当前车速大于等于预设车速时,所述变速箱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启动所述发动机的指令控制所述变速箱将所述惯性扭矩输出至所述发动机的曲轴以启动所述发动机;
所述电机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变速箱为双离合变速箱且所述发动机启动时,判断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车速变化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是,则控制电机增大输出扭矩以补偿所述惯性扭矩,其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变速箱的倒档轴相连。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变速箱为双离合变速箱时,所述变速箱控制器控制和所述双离合变速箱的输入轴相连的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的飞轮结合以将所述惯性扭矩传递到所述飞轮,所述飞轮拖动所述发动机的曲轴运转以启动所述发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05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