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转向架构架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57409.6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7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崇;韦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61F5/5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转向架 构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车转向架构架加工工艺,属于铁路机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车转向架是机车走行部的主体部件,由构架、轮对装配、轴箱、一系悬挂、二系悬挂、牵引装置、电机悬挂装置、基础制动、附件装置等部件组成,其中的构架是转向架的骨架,它把转向架的其它部件组织在一起形成了转向架的整体,是机车走行部中非常关键的重要部件,见图1和图2。在现有技术中,采取以下工艺措施加工构架:
1)构架的定位装夹。先将划好线的构架吊放到加工机床的工作台上,使构架的二系弹簧座板面朝上,构架的下方(一系弹簧面)放入垫铁和调整顶子。按侧梁两边的等高工艺线,找好构架的水平位置;按构架的横向、纵向中心线,确定构架X、Y方向的坐标位置,然后用压板夹紧构架(上下方向夹紧),完成构架的定位夹紧工作;
2)加工二系侧面的各加工部位。主要包含二系弹簧座面、工艺定位块、减震器座平面等部位的加工和钻铰工作;
3)加工一系侧的各加工部位。加工一系面需将构架翻个,使构架的一系弹簧面朝上,翻个后,需重新找正进行定位夹紧,定位夹紧过程同工序1)。加工主要包含一系弹簧座面、轴箱止挡座、制动座、电机吊座、牵引销座、拉杆座内口端面等部位的加工和钻铰工作。
上述加工工艺存在以下问题:
①仅在上下方向上对构架进行定位和夹紧,机床在进行横向和纵向切削时,这两个方向的切削力完全是靠构架上下方向的夹紧力所产生的水平方向的摩擦力来承担。当机床的吃刀量小,切削力小于构架上下夹紧的摩擦力时,构架稳定,加工精度高;当吃刀量加大,切削力大于构架上下夹紧的摩擦力时,构架就可能产生位移,影响加工尺寸精度。
②先通过毛坯定位来加工构架的二系面和工艺定位块,然后再用加工好的二系面和工艺定位块作为Z方向的定位基准来加工构架的一系面。在加工一系面时,由于没有X和Y方向的定位,只能靠构架上下两面的划线中心线来进行两次找正。如果上下面的中心线不对心,造成一系面和二系面的中心不重合,就会出现严重的加工误差,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构架的组装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机车转向架构架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车转向架构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取下列步骤:
⑴在构架上划横向X、纵向Y中心线并找正,确定构架X、Y方向的坐标位置;
⑵以构架的毛坯面定位,在X、Y、Z方向上定位夹紧;
⑶加工一系面上的各加工部位;
⑷将构架调个;
⑸用已加工好的一系面定位,在X、Y、Z方向上定位夹紧;
⑹加工二系面上的各加工部位。
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对构架机加工的工艺调整,由先加工构架的二系面,改为先加工构架的一系面,再用加工后的一系加工面作为定位基准加工构架的二系面,解决了一系面和二系面的中心不重合并确保构架上下面的中心线一致的问题;通过对构架机加工的工装改进,增加X、Y方向的定位工装和夹紧点,确保工件在加工中的稳定性,解决了构架的加工质量不稳定,影响加工精度问题。本发明的方案,操作简便,安全实用,提高了构架的机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机车转向架构架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和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机车转向架构架加工定位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二系加工面,2-一系加工面,3-X向定位点,4-X向夹紧点,5-Y向定位点,6-Y向夹紧点,7-Z向定位点,8-Z向夹紧点。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机车转向架构架加工工艺,首先在在构架上划横向X、纵向Y中心线并找正,确定构架X、Y方向的坐标位置。然后,以构架的毛坯面定位,要在垂向Z(上下)方向已有定位夹紧的基础上,增加X、Y(左右)方向的定位工装和夹紧点(X向定位点3、X向夹紧点4、Y向定位点5、Y向夹紧点6),以此来保证构架在加工一系面2过程中的稳定性。加工完一系面2上的各加工部位后,将构架调个。再用已加工好的一系面2定位,不需进行二次重新找正,只是用工装靠到已加工好的一系加工面2上进行定位,以此来解决一系面2和二系面1的中心不重合的问题,确保构架上下面的中心线一致,在X、Y、Z方向上定位夹紧。加工二系面1上的各加工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74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