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气门挺柱、发动机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42005.X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5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孙雪迎;丁楠;李森;张艳青;贺燕铭;马童立;李红强;周启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14 | 分类号: | F01L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气门 车辆 | ||
1.一种发动机气门挺柱,包括挺柱外壳及其形成的液压缸,外接的电磁油压控制阀控制流入所述液压缸内的油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运动柱塞,设置于所述液压缸内,将所述液压缸分划成第一密闭腔体和第二密闭腔体两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密闭腔体与机油流通孔相连,且所述运动柱塞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二密闭腔体内伸出所述挺柱外壳;
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腔体内,且一端与所述运动柱塞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挺柱外壳相连;
所述电磁油压控制阀通过所述机油流通孔控制流入所述液压缸内第一密闭腔体的油压,使所述运动柱塞在所述油压和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运动,伸出所述挺柱外壳的部分长度发生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油压控制阀控制流入所述第一密闭腔体内的油压增大时,所述运动柱塞伸出所述挺柱外壳的长度增大;所述电磁油压控制阀控制进入所述第一密闭腔体内的油压减小时,所述运动柱塞伸出所述挺柱外壳的长度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柱塞上设有一连通所述第一密闭腔体与所述第二密闭腔体的通道,所述通道中设有泄压阀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结构包括泄压钢球、限压弹簧和螺堵塞,其中所述泄压钢球位于通道中接近所述第一密闭腔体的位置,所述螺堵塞位于接近所述第二密闭腔体的位置,所述限压弹簧位于所述泄压钢球与所述螺堵塞之间,且一端与所述泄压钢球接触,另一端与所述螺堵塞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柱塞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下端面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密闭腔体和所述第二密闭腔体之间,所述第二部分的其中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密闭腔体内,另一部分伸出所述挺柱外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上环绕嵌有与所述挺柱外壳紧密配合的柱塞密封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挺柱,其特征在于,运动过程中所述柱塞密封环的上端面始终位于所述机油流通孔的下端点之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闭腔体上有一泄油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二密闭腔体内的机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12.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挺柱。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20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音器
- 下一篇:具有菱形湍流器的涡轮翼型件冷却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