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车内被遗忘儿童窒息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乘用车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25093.2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0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龙军;张君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B60Q5/00;B60N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潇潇;肖冰滨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车内被 遗忘 儿童 窒息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乘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止车内被遗忘儿童窒息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近几年来,被大人遗忘在车内的儿童窒息致死的事故仅新闻报道就有数起。因此,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但现有的一些技术方案,包括诸如声音感应器、呼吸感应器及微型制氧机等部件,虽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被大人遗忘在车内的儿童窒息致死,但是这些系统都比较复杂,而且如果微型制氧机失效的话,儿童仍然有被窒息致死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和系统能够实现防止被大人遗留在汽车内的儿童窒息致死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车内被遗忘儿童窒息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当车辆停止时,检测儿童安全座椅上儿童在座状态;如果检测到儿童在座,则检测车门启闭状态,当车门为打开状态时,发出短暂报警提示。
优选地,当车门为关闭状态时,检测车内乘员在座状态,当车内没有乘员在座时,发出持续报警提示。
优选地,当车内没有乘员在座时,再次检测车门启闭状态,当在预定时间后车门仍为关闭状态时,打开车窗并继续发出所述报警提示。
优选地,所述报警提示为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声光报警、向用户发送报警短信和向110报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止车内被遗忘儿童窒息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检测装置、报警装置;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检测装置采集信号,根据采集的信号向所述报警装置发送指令;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儿童在座、车内乘员在座和车门启闭的信号,并向所述控制器反馈采集的信号;所述报警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指令,根据指令发出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车窗启动装置及通讯模块;所述车窗启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指令启闭车窗;以及所述通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指令,根据指令向用户发送信息和/或向110报警。
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儿童在座检测开关、车内乘员在座检测开关和车门启闭检测开关。
优选地,所述儿童在座检测开关和所述车内乘员在座检测开关为接近开关;所述车门启闭检测开关为位移开关。
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为扬声器和/或警示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乘用车,包括本发明所述的防止车内被遗忘儿童窒息的控制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根据检测装置反馈的信息,在车门关闭,驾驶员不在的情况下,通过报警装置报警提示,通过通讯模块发送警告信息以及通过车窗启动装置打开电动车窗等方式,解决了被大人遗忘在车内的儿童窒息致死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一种防止车内被遗忘儿童窒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一种防止车内被遗忘儿童窒息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止车内被遗忘儿童窒息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止车内被遗忘儿童窒息的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控制器;20、检测装置;30、报警装置;40、车窗启动装置;50、通讯模块;
21、儿童在座检测开关;22、车内乘员在座检测开关;23、车门启闭检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随着汽车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几年,出现儿童遗漏在车内而导致窒息而死的事故多大几十起,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50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 下一篇:汽车行李箱搁物板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