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烤鱼骨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8557.7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0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325 | 分类号: | A23L1/3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骨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烤鱼骨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鱼体在加工后,鱼骨往往作为下脚料废弃,较少进行综合利用,还有一些被用作工业原料,制成饲料骨粉和肥料等低附加值的产品。鱼骨中含有丰富的钙及微量元素,是人体补钙的良好食品。因此,将鱼骨加工成可食用的食品,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大大提高鱼骨的附加值,而且还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便捷的补钙方式。
申请公布号CN102845771A,申请公布日2013.01.0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鱼骨食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原料解冻→清洗→调味→烘干→软化→裹粉→油炸→烘烤。该制备方法中,先对鱼骨进行调味,再烘干软化,其中,鱼骨软化采用高压蒸煮的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先对鱼骨进行调味,再进行软化,这样使得不仅调味料不易渗入鱼骨中,而且在软化过程中还会造成调味料风味的大量流失,影响鱼骨的最终风味,其次,该方法中采用高压软化未对鱼骨进行任何处理,而是直接对鱼骨进行裹料,这样很容易造成鱼骨的断开,影响鱼骨最终的感官品质,此外,该裹料由淀粉、水、辣椒粉组成,而鱼骨通常表面较为光滑,只通过淀粉的粘性很难将裹料完全均匀地包裹在鱼骨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烤鱼骨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步骤简单,能保持鱼骨的完整性,得到的鱼骨香脆适口,风味独特,大大提高了鱼骨的附加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烤鱼骨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取新鲜或冷冻的鱼脊骨,去除鱼脊骨两侧的边刺后切成3~4cm的骨段,洗净沥干。
(2)去腥:将沥干后的鱼脊骨在去腥液中浸泡1~2h后取出并沥干。
(3)高压软化:将步骤(2)中的鱼脊骨加入醋酸溶液中,在0.12~0.14MPa的压力下蒸煮40~60min。采用醋酸溶液并在高压下对鱼脊骨进行蒸煮(酸热联合处理),醋酸可以促进骨有机物的溶出,使鱼脊骨内部产生许多孔洞从而破坏鱼脊骨的骨质结构,使鱼脊骨的硬度减小,有利于鱼脊骨的软化,醋酸还具有一定的去腥作用,而鱼脊骨内部的孔洞则还有利于后续过程中的浸渍入味。
(4)浸渍:将软化后的鱼脊置于在浸渍液中在0~10℃下浸泡2~3h,所述浸渍液由膨松剂与调味液按质量比1:3~5混合而成。
(5)冻结:将浸渍后的鱼脊骨置于-10~-5℃温度下快速冻结。本发明将浸渍后的鱼脊骨进行快速冻结,在鱼脊骨表面形成一层薄冰,使得鱼脊骨不易断裂,同时冻结还能锁住浸渍液中的各种组分,使其在后续油炸过程中不易流失,得到的鱼脊骨风味佳,此外,冻结还便于鱼脊骨进行裹料处理,使得蘸料能均匀附着在鱼脊骨表面。
(6)裹料:对冻结后的鱼脊骨置于蘸料中进行裹料处理。
(7)油炸:将步骤(6)得到的鱼脊骨在120~160℃下进行真空油炸2~3min后捞出,控油。在在120~160℃下进行真空油炸2~3min,得到的鱼脊骨色泽金黄,质地松脆。
(8)烘烤:将油炸后的鱼脊骨于70~80℃下烘烤2~3h后自然冷却。
(9)提香:在步骤(8)得到的鱼脊骨表面均匀喷上增香液后于120~150℃烘烤10~15S,得烤鱼骨。喷上增香液可以避免提香过程中鱼脊骨表面烤焦,增香液以喷至鱼脊骨表面无液滴滴下为准,增香液还能大大增加鱼脊骨的香味,使其具有更佳的感官品质。
作为优选,鱼脊骨与去腥液的质量比为1:10~12。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去腥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乳酸链球菌素0.03~0.05%,海藻糖0.3~0.5%,白酒5~10%,柠檬酸10~15%,余量为紫苏水。鱼脊骨用本发明的去腥液进行浸泡,去腥效果好,不会产生苦涩味,紫苏水由紫苏叶加水熬煮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85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