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方法和机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9625.8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6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F·林森;L·巴奇;M·A·施奈德;Y·M·S·雅各布;J·哈姆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方法 机动车辆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10月12日提交的德国专利申请No.102012218611.5的优先权,其整体内容为了所有目的被并入本文中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吸附器再生的方法。吸附器用于净化包含具有内燃发动机和电机的混合驱动装置的机动车辆的排气。
背景技术
吸附器特别是NOx吸附器是众所周知的。被称为LNT,是稀NOx捕集器的简称,这些吸附器从内燃发动机的排气中去除氮氧化物(NOx)。NOx吸附器尤其具有吸附手段,例如氧化钡和/或其他氧化物和/或碳酸盐,并且化学结合来自在内燃发动机稀运转模式时的内燃发动机排气的氮氧化物。具体地,吸附器被安装在催化转化器的涂层中。如果吸附器的容量饱和,则在内燃发动机以富的形式运转的阶段使其再生,并且通过催化转化器将被释放的NOx还原为氮气。例如,在DE10249017A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冲洗NOx吸附器的方法。
此外,具有内燃发动机与至少一个电机的组合的混合驱动装置在机动车辆工程中也是众所周知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混合动力技术的辅助下改进上述类型的再生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再生方法用于使具有混合传动系统的机动车辆的吸附器再生,该吸附器被耦连在内燃发动机下游。在用于吸附器再生的富燃阶段使内燃发动机运转。根据本发明,通过能被机械地耦连至内燃发动机的电机影响内燃发动机用于富燃的发动机负荷和/或发动机旋转速度。因此有利的是,根据需求影响内燃发动机关于富燃的运行是可能的。
在一个有利的改进中,本发明提供了,在再生方法中,在至少一种模式下,使内燃发动机的初始运转点转变为目标运转点,初始运转点在不适合于富燃的范围内,目标运转点在适合于富燃的运转范围内。因此有利的是,不需要等待适合于富运转模式的运转状态,相反运转状态可以独立于内燃发动机的初始运转状态而选择性地发生。因此根据需求更频繁以及更适当的再生是可能的。吸附器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处于再生状态,并且另外的排气成分因此更好地可用于吸附。
在根据本发明的再生方法的一个具体改进中,提供了在第一模式下,由于内燃发动机额外地驱动作为发电机的电机这一事实,使内燃发动机的初始运转点转变为目标运转点,其中初始运转点在不适合于富燃的过度低的发动机负荷的范围内,目标运转点在适合于富燃的运转范围内。因此额外地增加发动机负荷。具体地,此处,电机作为发电机给蓄积器充电。
相反,在根据本发明的再生方法的另一具体改进中,提供了在第二模式下,由于电机额外地作为马达与内燃发动机并联运转这一事实,使内燃发动机的初始运转点转变为在运转范围内的目标运转点,并且因此减小发动机负荷,其中初始运转点在不适合于富燃的过度高的发动机负荷的范围内。
因此,能够具体地对内燃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进行补偿,其中要不然由于不利的发动机负荷将不能发生再生。
在根据本发明的再生方法的另一具体改进中,提供了在第三模式下,由于增加发动机旋转速度这一事实,使内燃发动机的初始运转点转变为在运转范围内的目标运转点,其中初始运转点在不适合于富燃的过度低的发动机旋转速度的范围内。
相反,在根据本发明的再生方法的另一具体改进中,提供了在第四模式下,由于降低发动机旋转速度这一事实,使内燃发动机的初始运转点转变为在运转范围内的目标运转点,其中初始运转点在不适合于富燃的过度高的发动机旋转速度的范围内。因此,能够具体地对内燃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进行补偿,其中要不然由于不利的发动机旋转速度将不能发生再生。
在根据本发明的再生方法的另一具体改进中,提供了在第五模式下,由于降低或增加发动机旋转速度和/或减小或增加发动机负荷这一事实,使内燃发动机的初始运转点转变为目标运转点,其中初始运转点在适合于富燃的运转范围内,目标运转点在最佳适于富燃的运转范围内的位置。
因此有利的是,在运转范围的最佳范围内执行再生是可能的。因此,能够避免以下缺点,诸如过度高的燃料消耗、发动机机油的稀释、过度高的CO2排放和烟雾排放。相比于非最佳的运转点,此处还确保了发动机的稳定运行。此外,能够有利地避免过度高的排气温度,以便保护排气涡轮增压器和被连接在下游的排气后处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9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