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力矩感知功能的谐波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1823.3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6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广;熊璟;李志成;谢耀钦;刘勇;孟书先;陈鸣闽;王丽艳;陈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H57/01 | 分类号: | F16H57/01;G01L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沈祖锋;郝明琴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力矩 感知 功能 谐波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传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力矩感知功能的谐波减速器。
【背景技术】
谐波减速器,由于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减速比大、回差小、结构简单等显著特点,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机床、医疗器械等领域,尤其是用于构成机器人旋转关节。
通常情况下,谐波减速器仅具有减速功能,而不具备力矩检测功能。在一些特殊领域,比如,柔性机器人旋转关节、人类友好型机器人,需要实现力矩控制。
在需要力矩控制的场合往往需要再额外增加力矩传感器,这样就会增加零部件数量,从而增加设备的体积、重量,并且增加了结构的复杂程度,给加工、装配、后期维护等工作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力矩感知功能,并且具有零件数量少、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的谐波减速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力矩感知功能的谐波减速器,包括:输入轴、波发生器、输出轴、柔轮、刚轮、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轴承组件、第二轴承组件、动导电环、静导电环、电路板;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连接形成一空腔,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设置在所述空腔的两端用以形成一密闭腔体,所述输入轴、波发生器、输出轴、柔轮、刚轮、第一轴承组件、第二轴承组件、动导电环、静导电环设置在所述密闭腔体内;所述输入轴经由所述第一轴承组件支撑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输出轴经由第二轴承组件支撑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刚轮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所述输入轴上套设有所述波发生器,所述波发生器的外壁与所述柔轮的内壁相抵接,所述柔轮的外壁与所述刚轮的内壁相啮合、所述柔轮的底部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柔轮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四个检测部,所述四个检测部上设置四个应变片,所述四个检测部与所述四个应变片为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四个应变片构成应变片电桥,所述应变电桥为全桥结构;所述动导电环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静导电环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动导电环、静导电环分别设置有四个动触点、四个静触点,所述四个动触点在所述输出轴的带动下与所述四个静触点电接触,所述应变片电桥的四个引线分别与所述四个动触点电连接;所述四个静触点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用于提供电源以及对全桥信号采集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部的表面经抛光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应变片设置在所述检测部的中部,且所述检测部位于应变片的两侧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动导电环均匀设置四个孔,所述全桥结构由四根导线分别经所述孔与四个动触点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嵌设在所述静导电环上。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上述谐波减速器的柔轮底部设置四个检测部,在每个检测部上面设置应变片,应变片通过动、静导电环连接到电路板,电路板提供电源并进行信号处理之后将力矩信号输出,本方案的谐波减速器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谐波减速器的半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谐波减速器的柔轮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谐波减速器的柔轮底部应变片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谐波减速器的动导电环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谐波减速器的动导电环触点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谐波减速器的静导电环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谐波减速器的静导电环触点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谐波减速器的触点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谐波减速器的全桥结构原理图。
附图标号说明:
输出轴1 第二端盖2
螺钉3 密封圈4
第二壳体5 轴承6
套筒7 电缆插座8
静导电环9 动导电环10
螺钉11 柔轮12
螺钉13 第一壳体14
轴承15 套筒16
轴承17 输入轴18
密封圈19 第一端盖20
螺钉21 紧定螺钉22
刚轮23 销子24
波发生器25 垫圈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1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记本电脑散热窗
- 下一篇:一种水培式盆栽植物液位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