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0198.0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9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程雪岷;郝群;康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像 系统 质量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光学成像系统成像质量的检测方法有许多种,比如:波前差(也称波象差,表示实际波前和理想无偏差状态的波前之间的偏差)方法和调制传递函数方法等。
调制传递函数可以直观地测量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因而,在像质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实际测量中,调制传递函数较之光学传递函数和相位传递函数更易于测量。但目前在成像检测领域常用的调制传递函数是一维调制传递函数,即只分析物面上某个方向不同空间频率的光波经过系统后强度变化情况。一维调制传递函数不但表达的信息有限,对成像质量的表达不全面,而且不利于快速计算波前差。
求取待测系统的波前差,可以对系统所存在的误差类型进行综合判断,实现快速测量;这对于实际系统的元件加工和系统装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提升系统成像质量。但目前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很好的测量波前差的手段。
因此,现有技术中检测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的方法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能更加全面地反映成像质量,并且可以对系统所存在的误差类型进行综合判断。
为此,本发明提出的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生成多幅m×n大小的随机图像并显示在液晶屏上;其中m和n为大于2的自然数;(2)通过待测光学系统将屏幕上的随机图像成像在CCD图像传感器上;(3)根据原始图像和CCD采集到的图像的功率谱密度,得到待测光学系统的二维调制传递函数;(4)用高阶泽尼克多项式来描述波前差,构建波前差方程组后,对调制传递函数与波前差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解算,求出待测系统波前差。
本发明的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检测系统包括:随机图像生成装置,用于生成多幅m×n大小的随机图像并显示在液晶屏上;其中m和n为大于2的自然数;CCD图像传感器,用于通过待测光学系统将屏幕上的随机图像成像;二维调制传递函数计算装置,用于根据原始图像和CCD采集到的图像的功率谱密度,得到待测光学系统的二维调制传递函数;波前差计算装置,所述波前差计算装置用高阶泽尼克多项式来描述波前差,构建波前差方程组后,对调制传递函数与波前差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解算,求出待测系统波前差。
本发明利用随机图像测量二维传递函数,并进而求取待测系统波前差,二维调制传递函数可以同时分析物面上任意方向的不同空间频率的光波经过系统后强度变化情况。该方法可以对系统所存在的误差类型进行综合判断,实现快速测量;这对于实际系统的元件加工和系统装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提升系统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测量过程示意图;
图2、图3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原始随机图像和CCD采集到的随机图像;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待测实验光学系统的波前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先测量光学成像系统的二维调制传递函数,然后对光学传递函数计算公式做进一步推导,得到调制传递函数与波前差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调制传递函数来反算系统波前差,找到一条获得实际系统波前差的新途径。
二维调制传递函数是相对一维调制传递函数而言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二维调制传递函数可以同时分析物面上任意方向的不同空间频率的光波经过系统后强度变化情况。在频域上,一维调制传递函数是一条曲线,二维调制传递函数是一个曲面。
为了测量实际系统的二维调制传递函数,本系统利用MATLAB(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生成1500幅256×256大小的随机图像并显示在液晶屏上,利用待测光学系统将屏幕上的随机图像成像在CCD图像传感器上;然后,分析原始图像和CCD采集到的图像的功率谱密度,以求得待测光学系统的二维调制传递函数。随后,用高阶泽尼克多项式来描述波前差,构建波前差方程组后,对调制传递函数与波前差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解算,求出待测系统波前差。详细说明如下:
一、二维调制传递函数测量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01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气囊用布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粘接聚醚醚酮的耐高温胶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