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及其降低空载损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8546.6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1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闻维维;文光安;施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7/02 | 分类号: | F16D57/02;F16D6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殷齐齐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力缓速器 油路 结构 及其 降低 空载 损耗 方法 | ||
1.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其包括由工作腔、换热器、油箱顺序连通形成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工作腔的旁通口与换热器之间的油路上设有旁通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旁通阀的出油口与工作腔的进油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包括相扣合的阀座和阀盖,该阀座的阀腔中设有阀芯,该阀腔的一端设有旁通阀出油孔,该阀腔的另一端设有密封面,该阀芯的密封端对应该密封面,该阀腔的至少一端与阀芯的密封端之间设有一弹簧,所述阀盖上设有旁通阀进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设于液力缓速器壳体上的一腔位中,该阀座与腔位的壁面之间设有若干密封圈,所述旁通口设于腔位的壁面上且与该旁通阀进油孔连通,于该腔位中还设有一与旁通阀出油孔相连通的出油区,该出油区与换热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腔位上还设有一出油区相连通的通孔,该通孔与工作腔的进油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上设有一第一导向孔,该阀芯的导向端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导向孔中,该阀盖的末端设有排油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中设有一第二导向孔,该阀芯的导向端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导向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面为锥面、曲面或平面,所述密封端为圆柱状或球面状,于该密封端上设有与该弹簧相配合的凸台或凹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工作腔的出油口与换热器之间的油路上设有一出油口单向阀。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降低空载损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液力缓速器工作的时候,工作液从油箱进入到工作腔,工作腔内的压力逐渐增大,当通向旁通阀的工作液压力大于该旁通阀内弹簧的作用力时,阀芯的密封端与阀座的密封面闭合,从而旁通阀关上,此时工作液由工作腔的出油口流经换热器进行换热后,又从工作腔的进油口流回工作腔形成大循环,此时液力缓速器产生的扭矩最大;
当该液力缓速器停止工作时,工作腔里的工作液在液力缓速器的转子叶轮的带动下快速流回油箱,工作腔内的压力快速下降,当通向旁通阀的工作液压力小于该旁通阀内弹簧的作用力时,旁通阀打开,此时出油口单向阀关闭,工作腔内的少量的工作液从旁通阀流回油箱,使得液力缓速器的的残余扭矩迅速下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降低空载损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液力缓速器空载时,工作腔与大气相通,此时旁通阀处于打开状态,工作腔内的空气在转子叶轮的带动下,一部份气体分别经过旁通阀和工作腔的出油口,然后经过换热器流回工作腔,形成一小循环气流,从而进一步降低残余扭矩,降低该液力缓速器的空载损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降低空载损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有另一部分气体经过旁通阀后通过工作腔的进油口流回工作腔,形成另一小循环气流,从而进一步降低残余扭矩,降低该液力缓速器的空载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85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悬置装置
- 下一篇:基于加速曲线的待脱离离合器操作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