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轮用钢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07739.X 申请日: 2013-09-07
公开(公告)号: CN103469057A 公开(公告)日: 2013-12-25
发明(设计)人: 韩斌;时晓光;董毅;刘仁东;郭金宇;高磊;徐荣杰;徐鑫 申请(专利权)人: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2C38/04 分类号: C22C38/04;C21D8/02
代理公司: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代理人: 赵长芳
地址: 114021 ***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汽车 车轮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40MPa级扩孔性优异的汽车车轮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载重汽车也正向着大吨位的方向改进,因此对汽车车轮的承载强度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强度的提高必然对其成形性造成一定影响,促使汽车车轮行业在钢板的材质要求上也越来越苛刻。所以如何能够在提高钢板强度的前提下,既不损害其成形性,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减减轻重量,降低油耗便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车轮成形的关键工序是三次正反拉延,因此,要求钢板具有良好的延伸凸缘性,它是评价车轮钢成形性的重要特征,通常采用扩孔率λ进行评价。扩孔率λ采用平底凸模法测定,即在尺寸为100×100×3mm板材中心冲出φ10mm圆孔,凸、凹模相互压紧,凹模圆角为4.5mm,用顶角为60°的锥形冲头冲压,直至预制孔边缘有明显的穿透裂纹为止。

扩孔率计算公式为:λ=(Df—Di)*100%/Di

公式中,λ为扩孔率,Di为原始孔径,Df为实验终止时中心孔径。

“钛在汽车轮钢中的作用及合金化工艺探讨”(《钢铁》,Vol.36(2001),p.48)介绍,在制造汽车车轮用钢时加入Ti,含量为0.05~0.12%,抗拉强度为430~470MPa。“鞍钢ASP线汽车车轮用钢的研制”(《汽车工艺与材料》,Vol.6(2004),p.57)记述,在制造汽车车轮用钢时加入≤0.03%Nb,热轧后抗拉强度为460MPa。申请号200810026023.4的专利中提到,加入Nb、Ti等贵重元素,不仅其合金成本高,而且其强度级别相对较低,另外加入Nb、Ti等合金元素会降低钢板的扩孔率,导致成形性下降。

专利公开号CN101490295A公开了一种“拉伸凸缘性和疲劳性能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同样未解决钢种机械性能较低的问题,需要添加稀土、Nb、Ti等贵金属元素,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存在扩孔率较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强度高,成本低,扩孔成型性优异,可减轻车身重量,降低汽车油耗的540MPa级汽车车轮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汽车车轮用钢,其特征在于,540MPa级汽车车轮用钢化学成分wt%为:C0.07%~0.1%、Si0.15%~0.3%、Mn1.3%~1.6%、P<0.02%、S<0.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汽车车轮用钢的生产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采用铁水预脱硫,转炉顶底复合吹炼,底吹Ar搅拌时间大于5分钟,RH炉进行成分微调、真空循环脱气处理,连铸采用低碳钢保护渣,全程吹Ar保护浇铸。

2、将连铸坯经加热炉加热至1200~1300℃,并保温2~3小时。

3、粗轧开轧温度1100~1250℃,终轧温度>1000℃。

4、精轧机入口温度950~990℃,终轧温度780~820℃,未再结晶阶段压下率>60%。

5、采用层流冷却工艺,以25~30℃/s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终冷至450~500℃进行卷取。

本发明高强车轮用钢的成分设计说明:

C:为保证具有较大的铁素体析出量,碳含量要低。如果碳含量高时由于铁素体相变温度低,铁素体转变被抑制,不利于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分离,同时影响钢板的成形性和焊接性能。而当碳含量过低时,会导致强度和疲劳寿命降低。因此,选在0.07%~0.1%之间。

Si:作为铁素体的稳定元素,它在高温下增加了碳在奥氏体中的活度,有利于铁素体中的碳向奥氏体内部扩散,增加了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驱动力,促进了铁素体转变,增加了组织中铁素体的体积分数;同时Si是低碳钢中铁素体的主要强化元素之一,通过固溶强化提高铁素体基体的强度,从而缩小铁素体与贝氏体两相之间的硬度差,因此适当提高Si含量,可使两相硬度差减小,使两相在塑性变形阶段表现出一定的相容性,即在裂纹扩展过程中,铁素体产生较大塑性变形的同时,贝氏体也可能产生屈服,改善了钢的塑性和韧性,此外,Si作为非碳化物的形成元素,也促进性了渗碳体颗粒的再细化,有利于获得强度和成形性能的优良组织;另外,若Si量过剩,则上述作用饱和,产生热脆性等问题发生。因此,选在0.15~0.3%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77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