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丁酮的纯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6808.5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9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红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9/39 | 分类号: | C07C49/39;C07C45/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酮 纯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丁酮的纯化工艺。
背景技术
环丁酮,英文名称:Cyclobutanone,分子式为C4H6O,是制备培南类药物等化合物的原料或中间体(Adv.Strain Org.Chem.,1991,1,167和Angew Chem.,1988,10,820)。
环丁酮的制备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以环丁醇为原料,用三氧化铬,草酸,在水中氧化环丁醇(Organic Synthesis Collective Volumes 7,114-116);另一种是以环丙甲醇为原料,将环丙甲醇溶于水中,加入浓盐酸,回流,使环丙甲醇重排成环丁醇,再用次氯酸钠氧化,得到环丁酮(US6476274)。两种方法得到的环丁酮粗品,含有且不仅仅含有以下杂质:未反应完的环丙甲醇,未反应完的环丁醇,3-丁烯-1-醇,环丙甲醛,环丙甲酸,各种醚类杂质。这些杂质的沸点近于环丁酮的沸点,难于分离,严重影响环丁酮的使用。
伊士曼化学公司(EP1180509)公开了一种环丁酮纯化方法,将环丁酮水溶液蒸馏,馏分分为两层,水相继续蒸馏,有机相收集。如此处理水相几次,然后再把有机相合并精馏。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90%以上的环丁酮。这种方法不利在于,需要多次蒸馏水相,由于水的比热很大,非常耗时耗能,不适宜工业化生产。而且这样处理得到的环丁酮,含量仍然不高,此外,由于环丁酮极易挥发,经反复蒸馏几次后,收率会变得很低。
伊利诺大学的Krumpolic和Rocek公开了另外一种环丁酮纯化方法,(Organic Synthesis Collective Volumes 7,114-116),使用大量二氯甲烷来萃取环丁酮,再将有机相精馏,这种方法能得到相对比较纯的环丁酮,98-99%。这个方法的缺点在于:为得到1kg环丁酮,需要使用86kg的二氯甲烷。二氯甲烷易挥发,有毒,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不利。另外,环丁酮粗品中,有许多通过常用精馏方法很难除去的杂质,比如环丙甲醛,丁烯醛等,而文中没有提到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
美孚石油开发公司(US2647861)公开了一种采用多级变压蒸馏技术,提纯酮类化合物的方法。酮类化合物粗品中,通常含有水,未反应的原料醇。这种技术的原理为:当压力有一定改变的时候,酮水共沸物的组成会有明显改变。这种技术,适用于甲基乙基酮,甲基丙基酮,甲基丁基酮等化合物的提纯。但是这种技术得到的产品的含量仍然不高,而且该技术的操作非常繁琐。此外,文中没有提到为获得高纯酮类产品,除掉有色物质,沸点接近的杂质的方法。
环丁酮粗品,含有且不仅仅含有以下杂质:未反应完的环丙甲醇,未反应完的环丁醇,3-丁烯-1-醇,环丙甲醛,环丙甲酸,各种醚类杂质。这些杂质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环丁酮的沸点,难于分离,严重影响环丁酮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环丁酮的纯化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丁酮的纯化工艺包括步骤:
a.在环丁酮粗品中加入金属氧化剂,搅拌反应2-24h;
b.在常压下精馏,收集98-99℃的馏分即为产品。
环丁酮粗品即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制备所得的产品:以环丁醇为原料,用三氧化铬,草酸,在水中氧化环丁醇;另一种是以环丙甲醇为原料,将环丙甲醇溶于水中,加入浓盐酸,回流,使环丙甲醇重排成环丁醇,再用次氯酸钠氧化,得到环丁酮。金属氧化剂即含有金属元素的无机氧化剂,如三氧化二铁、三氧化铬、氯酸钾等,采用无机的金属氧化剂便于与环丁酮分离,如果采用过氧乙酸等有机氧化剂,一是价格昂贵,二是因为与产品沸点接近后期不易分离。此外,金属氧化剂的加入方式可以是分批加入,也可以一次加入,优选地为分批加入。
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属氧化剂为高锰酸钾、三氧化铬、重铬酸钾中的至少一种。这三种是常用的氧化剂,价格便宜,且其性质较稳定,氧化性能也较好,并且考虑到环境友好因素,此处优选无毒的高锰酸钾等锰类氧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属氧化剂用量与环丁酮粗品中所含的杂质的摩尔比为1-4:1。即环丁酮粗品通过色谱分析后计算出所含杂质的摩尔量后,加入的金属氧化剂的用量为杂质摩尔量的1-4倍。当然,加入金属氧化剂时,也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判断反应终点,根据杂质的消失情况,补加相应的金属氧化剂。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金属氧化剂用量与环丁酮粗品中所含的杂质的摩尔比为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红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红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68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