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豆菌发酵制备核桃仁多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5864.7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8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庄义庆;吴琴燕;杨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36 | 分类号: | A23L1/36;A23L1/29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2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豆菌 发酵 制备 核桃仁 多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纳豆菌发酵制备核桃仁多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核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开发高级保健食品的良好原料。核桃仁含油脂65%,蛋白质15.4%以上,脱油后核桃残渣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其中多为必须氨基酸,而多数厂家将其低价当做饲料原料出售,因此有必要对核桃及其副产品进行深加工,从而提高对核桃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纳豆菌发酵可以产生维生素K、纳豆激酶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另外纳豆菌本身是耐酸、耐热特性的有益菌,在胃酸下四小时存活率为100%,同时具有强力的病原菌抑制能力,是各种益菌当中 对环境耐受能力最好可以直达小肠的菌种之一,口服后可改变人体肠道菌群生态,帮助消化道机能正常化,以使排便顺畅,增强细胞免疫效果。
因此本发明选用脱油核桃残渣作为原料,制得产品营养核桃粉富含纳豆激酶、多肽、纳豆活菌等营养因子,使核桃的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豆菌发酵制备核桃仁多肽的方法,解决脱油后核桃残渣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纳豆菌发酵制备核桃仁多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磨浆:取脱油核桃残渣,加入物料重量3-5倍的水,利用胶体磨打浆;
(2)多肽化:加入去离子水,使发酵液中料液比不超过1:10,调整pH至6.0-8.0,加入木瓜蛋白酶20U/g,在温度为30-45℃条件下,酶解0.5-6h得酶解液;
(3)纳豆菌发酵:纳豆菌采用土豆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24h,将扩大的纳豆菌接种至酶解液,在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60rpm条件下培养1-5天;此步骤中土豆液体培养基指的是PDA液体培养基,为现有技术,不做其他严格限制;
(4)冷冻干燥:发酵液冷冻干燥后得到产品营养核桃粉。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步骤(1)中加入物料重量4倍的水。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步骤(2)中pH调整至6.5-7.5。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步骤(2)中pH调整至7.0。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步骤(2)中酶解温度为35-40℃。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步骤(2)中酶解温度为38℃。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步骤(2)中酶解时间为1-5h。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步骤(2)中酶解时间为3h。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步骤(3)中培养时间为2-4天。
作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纳豆菌发酵制备核桃仁多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磨浆:取脱油核桃残渣,加入物料重量4倍的水,利用胶体磨打浆;
(2)多肽化:加入去离子水,使发酵液中料液比不超过1:10,调整pH至7.0,加入木瓜蛋白酶20U/g,在温度为38℃条件下,酶解3h得酶解液;
(3)纳豆菌发酵:纳豆菌采用土豆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24h,将扩大的纳豆菌接种至酶解液,在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60rpm条件下培养3天;
(4)冷冻干燥:发酵液冷冻干燥后得到产品营养核桃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本发明将纳豆菌发酵、多肽化联合应用于核桃深加工,前期多肽化处理产生大量的核桃多肽,后期纳豆菌发酵产生大量纳豆激酶、聚谷氨酸、等成分,产品富含纳豆激酶、多肽、纳豆活菌等功能因子,营养丰富、口感好,适合多种亚健康人群食用,可作为保健食品,在辅助溶解血栓、降血脂和保护肝损伤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有效提高了核桃的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中生物材料的来源:
1、纳豆菌CICC No.10459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实施例1
取一定量的脱油核桃残渣,加入物料重量3倍的水,利用胶体磨打浆;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使发酵液中料液比不超过1:10,调整pH至8.0,,加入木瓜蛋白酶20U/g,在温度为45℃条件下,酶解2h;纳豆菌采用土豆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24h,将扩大的纳豆菌接种至酶解液,在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60rpm条件下培养3天;发酵液冷冻干燥后得到产品营养核桃粉。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5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鼻塞式过滤器
- 下一篇:花斑裸鲤人工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