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级桂花浸膏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5013.2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5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吕焱;楼杨立;钟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焱 |
主分类号: | A23L1/06 | 分类号: | A23L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 桂花 浸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级桂花浸膏,以及制备该桂花浸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桂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亦称岩桂、九里香、木犀,属木犀科木犀属,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2500余年。由于桂花香气浓郁、幽雅留长而倍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长期以来,桂花除用来制作各种食品外,其最主要的用途之一就是作为天然植物香料的原料,提取桂花浸膏并广泛应用于食品、日用化妆品等领域。
目前,国内桂花浸膏的生产主要采用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即以盐渍或干燥的桂花为原料,用石油醚等有机溶剂进行提取,这种方法提取效率低、大量结合态的香味物质提取不完全,浸膏产率较低,得率一般在1.3—1.7‰之间,由于脱醚工艺无法完全脱醚,所制备的产品中含醚,不仅消耗石油醚,产品品质达不到食用级标准。该生产方法需先对桂花鲜花进行较长时间腌制,加工工艺复杂、周期长、成本高、得率低、品质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得率高、纯度高、品质达到食用级标准的桂花浸膏,以及该桂花浸膏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食用级桂花浸膏,其是通过对桂花鲜花依次进行微波脱水干燥、干花粉碎、萃取、并进行两次分离处理制得的膏状物,其中净油含量为60%~70%。
所述桂花鲜花为金桂品种的桂花。
一种所述食用级桂花浸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鲜花采收:将花期为6~10天的桂花鲜花,采收至盛花容器中,所述桂花鲜花为金桂品种的桂花;
所述容器为食品专用容器,栽植地条件达到无公害产品的产地标准;
(2)鲜花脱水干燥:将步骤(1)所采收的桂花鲜花,在微波干燥设备中,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微波干燥;
(3)干花粉碎:将步骤(2)经过微波干燥后的桂花,置于粉碎器中,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干花粉碎,将干花粉碎至50~60目;
(4)萃取:将经步骤(3)粉碎处理后的桂花,置于CO2超临界萃取设备中,在无菌条件下,进行CO2超临界萃取,其中,所述CO2为食用级CO2;
(5)分离I:将步骤(4)萃取处理后的桂花,置于压力分离设备中,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初次分离,将所得产物盛放于铝管中,并在5℃以下温度条件下进行储存;
(6)分离II:将步骤(5)初次分离后的产物,置于压力分离设备中,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二次分离,得到桂花浸膏,并盛放于铝管中,在5℃以下温度条件下进行储存。
所述步骤(2)桂花经微波干燥处理后,含水率控制在2%~3%。
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时,压力条件为15~25mPa,温度条件为35~45℃,CO2流量频率为F16~20,萃取时间为50~90分钟。
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初次分离压力条件为7~10mpa,温度条件为50~60℃,分离时间为45~60分钟。
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二次分离压力条件为4~6mpa,温度条件为25~35℃,分离时间为45~6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的桂花浸膏,采用微波干燥技术对采收的鲜花进行干燥,使得鲜花含水率能控制在3%以内,采用二次分离技术,使得到的桂花浸膏纯度大大提高;本发明制备工艺成本低、得率高达到2.5‰,产品纯度高,其净油含量在60%以上,品质达到食用级标准,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食用级桂花浸膏,其是通过对桂花鲜花依次进行微波脱水干燥、干花粉碎、萃取、并进行两次分离处理制得的膏状物,其中净油含量为60%~70%。
所述桂花鲜花为金桂品种的桂花。
参见图1,一种所述食用级桂花浸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鲜花采收:将花期为6~10天的桂花鲜花,采收至盛花容器中,所述桂花鲜花为金桂品种的桂花;
所述容器为食品专用容器,所述桂花栽植地条件达到无公害产品的产地标准;
(2)鲜花脱水干燥:将步骤(1)所采收的桂花鲜花,在微波干燥设备中,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微波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焱,未经吕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50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型复合地坎组件
- 下一篇: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和补强作用的软性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