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酒食品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7342.0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1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兴春;巩桥;薄晓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魔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265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酒 食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及加工领域,具体来说是提供一种解酒食品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酒精属亲脂小分子化学物质,能迅速通过血液作用于脑,造成脑组织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以及脑神经递质的变化,出现神经认知障碍及学习记忆力下降等临床症状。酒精在胃和小肠里被吸收,30%浓度的酒精会造成胃粘膜出血和糜烂。大部分酒精(90%以上)在肝脏代谢,肝中的乙醇脱氢酶负责将乙醇(酒的成分)氧化为乙醛,生成的乙醛作为底物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催化下转变为无害的乙酸(即醋的成分),这个过程乙醛脱氢酶非常关键,它的含量决定酒精的代谢速度。当人饮酒过多,乙醛脱氢酶无法正常代谢乙醇的氧化产物乙醛是,会使血液乙醛浓度增高,造成一系列饮酒后的不良反应,如脸红、头晕、心跳加快等。因而酒精对人体的胃,肝脏,大脑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酒精是很强的利尿剂,会造成身体的脱水而引起身体的不适。
解酒的产品多为药物,途径有两个:其一通过抑制酒精的肠胃吸收,加强乙醇在肠胃道的首过效应,降低血液中的乙醇含量;其二药物直接作用于肝代谢酶,增加乙醇脱氢酶,加快乙醇及其产物的消除速率。
目前解酒的产品多通过第二种途径,通过增加乙醇脱氢酶,加快酒精的代谢,或者通过药物改善肝肾脏功能缓解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以及修护被损伤的肝细胞,甚至有的产品添加利尿剂,兴奋剂等成分,这些物质都属于药物,有副作用,在解酒抗醉的同时反而增加了对身体的危害。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中、日、美等国在传统医药的基础上大力挖掘天然产物中的活性成分,因此,生产无毒无害,副作用小,具有保健作用的解酒食品已经成为研发趋势。
目前,解酒产品种类众多,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的产品比较少,而魔芋粉和枳椇子是良好的天然解酒原材料,对其的应用分别见专利文件(201110040213.3)和(201210435958.4)。在专利文件(201110040213.3)中:利用原料二十八烷醇2-10mg、维生素E20-100mg、维生素C100-500mg及魔芋粉0.5-3g经过混合配制,其中二十八烷醇是抗疲劳物质,其解酒效果在其他文献中并没有查询到具体数据。在专利文件(201210435958.4)中:利用原料光谷甘肽、牛磺酸、葡萄糖、枳椇子及葡萄糖加工配制,其中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形成的三肽化合物,主要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主要的抗氧化剂,对细胞具有多种生化作用,临床用于中毒性肝炎和感染性肝炎的治疗,有机物及重金属的解毒癌症辐射和化疗的保护,亦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化妆品工业等,但是服用不当会有史-约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和中毒性表皮坏死(致死性副反应)、甲状腺功能紊乱、疑似肾功能不全(可致肾衰竭)等副作用。两个专利文件分别应用了魔芋粉和枳椇子,而对魔芋粉、枳椇子和葛花三种天然植物同时应用于解酒食品的制备,目前还没有报道。
本发明,同时应用天然植物魔芋粉、枳椇子和葛花作原料,同时添加蜂蜜、赤藓糖醇、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所用原料为天然植物,不仅增加了食品的解酒效果,保肝护肝,没有副作用,而且原料同时添加的甜味剂使得所述食品口感滑爽,清甜可口,同时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魔芋粉、葛花提取物、枳椇子提取物为原料,并添加蜂蜜、赤藓糖醇、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制备一种解酒食品,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用原料都为天然植物,不仅增加了食品的解酒效果,保肝护肝,没有副作用,而且食品口感滑爽,清甜可口,同时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解酒食品,包括魔芋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葛花提取物和枳椇子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的解酒食品,以重量份数计,魔芋粉50-60为份,葛花提取物为8份,枳椇子提取物为12份,其余为调味剂。
优选的,所述的调味剂为:蜂蜜,赤藓糖醇和阿斯巴甜。
优选的,所述魔芋粉包括含量达85%的葡甘露聚糖。
优选的,所述葛花提取物含有皂角苷和异黄酮,
优选的,所述食品制成颗粒剂、粉剂或胶囊剂。
为了便于解释技术方案,对原料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魔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魔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7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蒽醌法双氧水生产用触媒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脚踏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