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BV B 基因型1799G>C 突变作为分子标记的应用及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0575.8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1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颜真;包晗;王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C12R1/9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bv 基因型 1799 突变 作为 分子 标记 应用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乙型肝炎病毒的防治技术领域,涉及HBV B基因型1799G>C突变作为分子标记的应用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大量的文献报道,乙型肝炎病毒(HBV)是我国肝硬化/肝癌发生的最主要因素,约90%以上的肝硬化/肝癌患者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我国是乙肝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所以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对肝病发展进程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乙肝病毒感染后导致肝硬化/肝癌的机理尚未明确,但HBV整合至人类肝脏细胞的基因组内所引发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肝癌的现象已得到充分证实。我国HBV感染以B型和C型为主,南方地区B型多于C型,北方地区C型多于B型。尽管HBV基因组突变与药物治疗性耐药的关系、突变与HBeAg表达的关系、基因型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已有报道,然而HBV基因组BCP区(basic core promoter)1799位碱基G>C突变与HBV感染、基因型以及肝硬化/肝癌的关系尚未见报道。经文献检索,仅发现个别研究提示该突变与B型HBV感染后HBeAg的假性转阴相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HBV B基因型1799G>C突变作为分子标记的应用及试剂盒,可以在感染初期提早发现,协助治疗患者,避免肝病进程加速转为严重肝病甚至肝癌,也有利于预后目标的监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1799位G/C多态性作为分子标记在制备提示HBV B基因型感染者疾病进程趋势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基于所述的试剂或试剂盒的扩增产物的DNA测序结果,依据第1799位G/C多态性给出的野生型或突变型的提示:第1799位为G则为野生型,第 1799位为C则为突变型。
HBV B基因型第1799位的G>C突变在制备提示HBV B基因型感染者演变成肝硬化/肝癌进程可能性的试剂或药物中作为靶点的应用。
所述的试剂或药物作出提示还依赖于DNA测序结果。
一种提示HBV B基因型感染者疾病进程趋势的试剂盒,包括基于HBV的PreS2、S区的分型检测引物对、1799位点突变检测引物对、以及含有DNA扩增酶和底物的PCR反应液;
该试剂盒还包括一个基于扩增产物DNA测序结果的提示卡,提示卡提示第1799位为G则为野生型,第1799位为C则为突变型;其中突变型的感染者具有巨大可能性导致感染乙肝病毒后演变成肝硬化/肝癌。
所述的分型检测引物对包括:
PreS2、S外巢上游引物:atgtgtctgc ggcgttttat;
PreS2、S外巢下游引物:actttccaat caatagg;
PreS2、S内巢上游引物:gttgtaaaac gacggccagg ttgcccgttt gtc;
PreS2、S内巢下游引物:actttccaat caatagg;
所述的1799位点突变检测引物对包括:
BCP外巢上游引物:tcgcttcacc tctgcac;
BCP外巢下游引物:aaaaaagtca gaaggcaaaa a;
BCP内巢上游引物:gttgtaaaac gacggccaga atgtcaacga ccgacctt;
BCP内巢下游引物:aaaaaagtca gaaggcaaaa a。
所述试剂盒的扩增程序为:
第一轮外巢扩增:95℃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2℃退火30s、72℃延伸50s,40个循环数;72℃延伸5min;
第二轮内巢扩增:95℃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2℃退火30s、72℃延伸50s,30个循环数;72℃延伸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HBV B基因型1799G>C突变作为分子标记的应用及试剂盒,是基于HBV B基因型的1799位点突变同肝硬化/肝癌具有极高的相关性;该相关性是通过长期的基因筛查发现的,并基于这一现象的发现,通过引物设计并结合金标准—DNA测序为基础而建立试剂盒,通过HBV的PreS2、S区测序分型,进而检测B基因型HBV的1799位点多态性(是否突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0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夹紧装置
- 下一篇:芦笋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